“老道看过葛洪的医书,他在里面写了痘疮的由来。”当时,孙思邈对她道,“相传是汉光武帝时期,他派遣名将马援南下平叛,在交趾一带大败敌军,但俘虏的身上却生了痘疮,结果传至军中,导致汉军死伤过半。而痘疮一症也由此传入中原。”
徐清麦表示理解,传染病的流行本来就是随着人口的往来交流而传播,战争是极其重要的方式。
孙思邈还认为在三国时期的大瘟疫中,同样有痘疮的影子。
也是通过他,徐清麦对那段历史很感兴趣,还特地在太医院查看了一些典籍和史书,才了解到原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大瘟疫流行了一百多年之久——当然,它们并不是持续百年,而是断断续续。比如汉桓帝时期就有记载三次,汉灵帝时期有记载的是五次。
加上战乱和饥荒影响,全国的人口从原来的五千多万变成最后的五百多万!
徐清麦怀疑,瘟疫和饥荒在这里的作用是大于战乱的。
“十室九空”,她当时看着史书上的这个词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因为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在大唐重现。
所以,听到是天花之后,徐清麦怀着沉甸甸的心情去到了巢明那儿。
大家纷纷落座。
姚菩提首先问道:“确定了是痘疮吗?”
巢明颔首:“师弟在那儿,是他派人送回来的消息。”
所有人都沉默了一瞬,既然是钱浏阳确诊的,那大概率是不会有错了。
徐清麦问:“太医令,那接下来咱们要怎么做?”
巢明:“这正是我召集诸位的缘由。痘疮,决不能由悲田院传到长安城中。”
姚菩提与其他两位太医监对望一眼,他们都知道这件事的轻重——很容易就会给到朝中反对派们一个绝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