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成重重点头:“多谢表舅!”
他知道表舅的用心,一个消息灵通的人在朋友圈子里是会更受欢迎的。
而刚才表舅告诉他的,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太医寺决定这次聚会采用讲学的模式,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学。其中有一些内容高深的实行邀请制,但是他们也会专门举办七八场针对徐良成这等未经邀请而来的青年大夫们的讲学。
而讲学的也都会是大能。
他们不需要交钱,也不需要其他,只需要在医学聚会正式开始前去医学院那边做登记就行。
表舅道:“太医们说了,年轻人们来一趟长安不容易,总不能让他们就这样空手而归。而且,太医寺也有义务为想要精进医术的年轻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他拍了拍徐良成的肩膀,不无感慨地道:“三郎,你们这个时候可比我们那时要幸运多了,抓住这次机会!”
说完后又唏嘘地摇了摇头。
想当年,他也是拜师学过医的。不过跟在那位老师身边跟了整整六年,孝敬他、伺候他、为他做牛做马,最终也不过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人家的真正学问,是留给自家子侄的,他一个外姓子,想什么呢?
他都羡慕徐良成。
很快,太医寺的决定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的杏林圈子,所有人都沸腾了,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们更是激动。
有人大为悔恨:“我的几位师兄当时说就算是来了长安恐怕也只是来凑个热闹,就没来。早知道,我就是拽也要将他们拽过来。”
“我家又如何不是?哎,就算是现在写信过去也都晚了。”
他们都为没来的人感到惋惜。
“还是多买几本医学期刊回去吧。”
“已经没货了,书行掌柜说要再等十天。”
太医院里,前来登记的大夫一波又一波。除了像徐良成这样的年轻大夫,还有不少年纪其实已经三四十岁甚至更老一些的,也更落拓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