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走了。”云奈晃了晃牵着她的手。
她得带着几个捏陶坯的族人去收集葛藤,以囤备大量的韧皮纤维制成葛丝,来年夏天部落族人就能换上葛布了。
那些不透气的软树皮衣和兽皮衣,终于能换下来。
陶罐如今部落制得多,不缺了,是以陶窑这边的人手可适当减少,否则即使新加入了五个人,也不够用的。
她昨天已然挑好了陶窑这边的人。
现在那几个都在旁边等着,规规矩矩的一动不动,目不斜视地盯着首领和祭司牵着的手。
解榆的视线从已经往炭窑洞里去的火苗转移到那几人身上,有男有女,部分瘦弱,部分体格健壮。
她想了想前几天云奈和她说的葛藤位置,的确离部落驻地不远,便也放下了心。
“注意安全。”她一如既往的嘱咐。
解榆留下来看着炭窑,在这期间顺便试试竹火笼的制法。
竹火笼是用竹片制成的,会是今年过冬的一大利器,届时要普及到部落每一个人要花的竹材定然不会少,好在云奈在她去大集市的那段时间已经让人搜集得足够多。
他们的祭司就是有先见之明。
虽说她手工活比起云奈不太行,但经过云奈的训练,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她抽出被磨得锋利的石刀,把竹条削成了些大小厚薄不等的细竹片,这一步对她来说相对简单,花费不了什么时间。
等这些准备完之后,她才去拿出云奈上次烧好的陶碗火盆。火盆是用来装火炭的,也是这竹火笼由竹子制成,却不会着火烧坏的原因。
这个火盆大小正好,解榆拍掉沾在边上的些许泥灰,从底部开始,绕着火盆编织火嘴和笼身,手柄则用麻竹编绕穿紧绑箍,最后整理底部。
她看了一眼矗在旁边的日晷,一具竹火笼花了她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做好的竹火笼,不算漂亮,但也绝算不上丑,解榆把它挂在手上晃悠,边观察炭窑的情况,见还正常,便继续编她的竹火笼。
烧炭的过程远远比编竹火笼的时间漫长,尤其是土窑,要花的时间短则一天,多则数周,时间长短不定。
等她将技艺精进到能入眼的程度,木炭才出炉。
“首领!”有人嗷嗷叫唤她,他搓着双手,原地蹦跶了几下,
“烧好了!”
闻言,解榆长舒一口气。
等它们凉透了以后,她才用两根竹条夹出一根黑乎乎的木炭,黑色的坚硬外表隐藏着燃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