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得很快,不出半个月,全国上下都知道瑾王是狼子野心之徒,先前不利于陛下的谣言都是由他一手炮制。
言论一再扭转,市井之中不再传出暴君之声。
明明连年风调雨顺,陛下杀的都是为祸乡里,圈地占田的世族,之后也是还田于民,鼓励耕种。
这样的人怎么能说她是暴君?
她既没有效仿前朝建造天乐苑收罗天下美人,各种珍奇异兽,奢侈享乐,也没有不思朝政,近小人远贤臣,无论都与暴君沾不上一点边。
人都是有眼睛看的,至于死于谋反的三个皇子,跟百姓有什么关系吗?
没有,完全不在乎,更在乎晚上吃什么。
还没等大家反映过来,云姜便开始着手处理与瑾王私交甚密的朝臣。
那严实保管还用密语写成的账本就是最好的证据。
飞鹰卫用三天时间解读全部账本,将名单一一还原,密密麻麻全是人名。
上到六部官员,下到外放地方官,都赫然在册。
有罪治罪,或是抄家流放,或是全族充军,就算无罪,也会被发配至偏远地区为官,终生不会得到重用。
但更多的,都是免去官职,白身还乡。
景朝只能有一个君主,拎不清的,有二心的人不值得继续留在朝中为官。
无论是什么原因,从他们开始亲近瑾王的开始,就是个错误。
不仅前朝上下肃清,风气为之一正,留下来的都是忠心耿耿的肱股之臣。
其实云姜早就想要清算一番,只是刚登基没几年就动手清理朝堂,未免落人口实,造成帝位不稳。
现在就是很好的机会,不枉她忍了瑾王这段时日,得到的好处也不算少。
比如充实不少的国库也是其中之一。
后宫埋的眼线也该全部清除,将大权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宝和二年,四月春。
女帝下旨,言宫中人员冗杂,只二主不须数千人侍奉,便令二十五岁以上女子放归出宫。
数不清的年轻女子拿着宫里给的银钱,迈出了重重宫门,不用一世苦守深宫。
偌大的瑾王府,贴上了重重封条,拆者必诛。
第104章 当薄情女从良了15
转眼春去夏来, 天气渐热,树梢叶片浓绿,衣衫都换成轻薄的料子。
发出乌蛮的国书都有了答复, 沙力王都道歉了八百遍,就差当面拍着胸口说要把朝贡翻倍, 但瑾王本人还是不知所踪。
好好一皇家血脉, 如今其下落竟要成了悬案。
大理寺卿未能完成皇命,生怕女帝认定她办事不力,复命时刻总是战战兢兢。
又是一日寻人无果,大理寺卿前来复命, 言语中隐约透露出那云庶人与其谋士如泥牛入海般, 了无踪迹。
云姜听罢, 她道:“我景朝境内不见其踪,还能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