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大宋一把刀 顾婉音 1798 字 1个月前

跟杨元鼎一样,徐氏自动也排除了家里两个儿子——睡觉不老实总蹬被子的儿子,是没有资格享用这么好东西的!做新棉花被就不错了!

“那我看看能不能给二婶做袄。”张司九也不坚持,干脆利索换一个项目。反正,这钱肯定是要花的。

丝绸厂果然就盖了起来。

而且,还是在城边上选了一块地,旁边有活水,场地也够大。

再旁边,就是造纸厂。

两个大厂一起动的工,看那风格就知道,估计杨元鼎没少出力。

这头盖着厂房,那头,招工启事就已经贴了出来。

不仅厂房大门口贴了,衙门口和各大路口的告示牌上贴了,衙门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宣传小队,到各处村镇上去宣传这个消息。

一时之间,整个绵竹县都在讨论这个“招工”的事情。

两个工厂,针对各自的特点,招工要求还不一样。

其中丝绸厂要的男工岗位都是体力岗,而大多数的岗位,都要求是女工。

至于造纸厂——这个纯粹是体力,要的女工就少了。

除了性别要求之外,剩下的就是年龄要求,要的,是十四岁到四十岁的女工,十六岁到四十五岁的男工。

其他年龄段就不要了。

工薪按月结,每个月固定十五结。而且,设有食堂,设有宿舍。中午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近的工人可以回家去吃,远的,可以花点钱在食堂吃。而且太远了,当天没办法赶回家的,也可以住宿舍。

宿舍收取一定的住宿费,但很少很少。基本就是个维修费用。

早八晚六,一天四个时辰的工作时间。

冬天还可以缩短点,改成早九晚五,方便要回家的人不用摸黑工作。

根据杨元鼎说的,要不是现在照明措施太垃圾,不然的话,是可以改成24小时工厂制的。可惜现在都是用火照明,所以只能放弃晚上的时间,不然容易闹出火灾。

不过,虽然传得沸沸扬扬,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说这件事情,但是报名的人是真不多。

造纸厂还好说,基本很快名额就要满了,除了剩下的女工岗——

而丝绸厂的名额,也只有男工满了。女工岗连十分之一都没招到。

张司九不是很明白这件事情,晚上吃饭时候问起张小山:“二叔,为啥没人去丝绸厂呢?我看待遇也不错啊。工薪很高。而且不是还有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