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骑在马上,装模作样地安抚着中箭的男人,却控制不住地想起孙采薇将毒箭刺入他的脸的那一刻,心底不由惶惶一颤。他不动声色地回头,越过底下的部众,最终目光停在了远处那茂密的树丛间。
林中草木茂密,孙采薇面无表情地隐于其中,静静地看着众人远去,垂在身侧握紧的手也终于缓缓地松了开来。
她没事。
她拂掉面上遍布的不安的冷汗,回过身去,看着一身黑色劲装的孙策。或者说,是劫后余生的孙策。
孙策靠坐着参天的老树,目光一眨不眨地看着她,似乎想要借此看透她。
“为何,还要冒这种风险。”他低声地说。
孙采薇沉默不语,半晌,她才说道:“因为孙权。”
孙策哑然失笑,重复道:“因为孙权。”
“这样的路,我走过了许多遍,每一遍却都以失败而告终。”她头也不回地说着,眼神却离散,像是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中,“如今,终于有了改变。”
“可惜,北上的路再也无法前进,不过幸好有阿权。”他喃喃自语。
“那你,开心吗?我擅自这样做,虽然活着,却无法再出现在熟悉的人面前。”孙采薇问。
孙策单手搭在曲起的腿上,仰头看着摇曳错落的树叶,浮云在叶隙间穿过,又随风而散,像是一个人不定的生命。
孙策低声笑了笑,他并未思及这个问题,大概是因为他还活着的原因。“既然活着,就有重逢。”
不论是十年,还是二十年,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有敬重逢的那一日。
扶灵归吴的那天,桃花次第枯萎,孙采薇看见孙权单薄的身影立在风中,似乎随时就要随风飘飘归去。
她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不过她知道孙权是很少显露悲伤之色的人,他比她还要坚强。
可是孙权却席地坐下了,她索性也就跟着坐下。两个人沉默地坐着,静静地听着耳畔的风。
吴侯府内丧幡高悬,却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说话。
“我阿兄……没了。”许久,孙权才说话。
孙采薇默然,其实孙权大可以大哭一场,这样的沉默,让她实在无所适从。
“若是可以,我真应当拦着他。”孙权喃喃道。
若是拦住他,那么他的长兄便不会死,或许江东就不会刚一安定就起动乱。然而这样的假设几乎不可能实现,每个人的命运早已命中注定,哪怕有人知晓过去和未来,却都无可避免地只能顺着命运的轨迹去走。
孙权侧目看向孙采薇,眼中悲伤,转瞬即逝,“练师,我阿兄没了。”
他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孙采薇心中一酸,孙权甚至知道她未去舒城,反而是中途转去了丹徒。她在等着孙权问她,可是孙权却只字不提。
孙权,你又在想什么呢?
“我见到了他最后一面。”孙采薇说,“他要你接过吴侯的位置,治理好江东。他要你内事不决问张公,外事不决便问周瑜。他要你举贤任能,继续图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