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小孩子们点头,又问了几个关于比赛的问题,还去看了正在操场上找地方训练的选手,甚至指点了那位“郭富城头”哥哥发声方法,教他如何真假音转换,瞬间就统治了全场,好些人都找他签名了。
后来听到本镇卡拉ok爱好者抱怨,他又跟小学生们商量,增加了三个参赛名额,总之,就安排的各种妥当。
至于晋级选手去了广播台如何比赛,他也有自己的建议:专业点评打分外加听众投票。比赛点评结束后,开放一个小时的场外电话投票时间,专业和听众各占一半的分。
小学生们叽叽喳喳:“要是有人守着电话机,一个人给一个选手投足了一小时的票怎么办?”
“那就一个号码最多可以投一位选手三次。”
“不行。”江海潮反对,“家里装电话的是少数,肯定有好多人用公用电话投票。一个号码算三次的话,对他们不公平。”
少数对多数,那还是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吧。
大家站在操场上潦草地敲定了评分标准后,那边舞台也准备的差不多了。选手们一一上场先试了试音,嗐,话筒质量真不行,得亏他们还留了两个备用的,不然绝对连选拔赛都撑不下去。
操场上动静越大,吸引来的本地人越多。还有嬢嬢端着自家捡的稻穗过来坐着边搓边看热闹。
苍天保佑,闲置教室里的长板凳不少,正好能拿出来用,不然大家得站着听完18首歌了。
江海潮赶紧喊虞凯去通知勤工俭学小组的队员们,都注意啊,千万不能让人趁机把他们的板凳搬回家。
她可太了解他们村和镇上的人了。
一片乱哄哄中,比赛终于要开始了,结果又有新的骚动兴起。
原来县电视台的主持人姐姐来了,她跟摄影记者叔叔两个一道来拍选拔现场,作为采访内容上电视节目。
江海潮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
主持人姐姐始终没放弃,比赛被领导驳回后,她还曲线救国,用采访的方式来宣传比赛,扩大比赛的影响力,好再度请领导重新考虑。
结果她呢,她二话不说,掉头就甩了电视台,搭上了广播电台,完全不顾人家的努力和感受。
心虚的小学生支支吾吾:“我们镇上领导晓得我们搞了这个比赛,想作为农家乐的内容推广出去,所以联系了广播电台。”
说话的时候,她的脚趾简直能在操场上抠出一座崭新的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