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不可能真自己在心腹中选个人出来,说“陛下,这日后就算您的皇后了”,给他再大的胆子,他也不敢这般冒犯。

他只等陛下赐给他的一个月过了,就请陛下做决断。

“孤让礼部选良辰吉日,三月后,等你腹中孩子稳定了,就大婚,如何?”

帝后的婚事可不是扯张证就行了的,一道道流程,必定要受累的。

商引羽想着,怎么也要等胎儿稳定下来,北寄的身体受得住才行。

乔北寄边点头应是,边在心中算着,再过三月,他也才怀不到六月,他怎么也能活着看到陛下大婚。

第36章 孤得好好满足将军

商引羽知会了礼部准备大婚之事,他只透露了皇后出自镇国大将军府,却没准确道明其身份。

礼部一众朝臣惊讶庆幸又很是疑惑,庆幸于陛下终于肯立后了,疑惑在于陛下明显不想透露皇后身份的模样,让人不由去猜测其中缘由。

孙尚书想起老友那番醉酒后所言,当即惊得脸色大变。

大将军府中有未出阁的小姐吗?

乔北寄治军甚严,将军府中多是战场老兵,对乔北寄极为忠心,要从中探听消息极为困难。

朝臣们也只能根据乔北寄的生平资料,与对方归京多月,府中都没女眷同各家走动,从而推测大将军只是孑然一身。

但指不定对方府中就有位不喜出门的姑娘。

陛下若娶了将军府中之人为皇后,乔北寄兵权在手,日后奉皇后之子为幼主,辅佐其登九五之位也不是不可能。

老友所算,没说乔北寄会坐上那位置,只说将军之子有天大的富贵,那么是乔北寄之子废了幼主自己登基为帝?又或者……皇后之子也是乔北寄之子。

乔北寄怎么敢行如此荒唐之事!

孙尚书被自己的这两个猜测吓得手脚冰凉。

他不懂,陛下不让乔北寄与朝臣结姻亲,显然也是在防备着乔北寄的,此时又为何要大将军府中娶个皇后回去?

是为了取信乔北寄?还是想以此收取乔北寄手中的兵权?

不管是哪个缘由,这显然都是一步险棋,稍有不慎,就得受其反噬。

陛下,这一步棋太险了啊。

孙尚书想要劝谏,但对上陛下威严中透着势在必得的目光,到底还是噤了声。

陛下九岁登基,十余年间颁下各项政令。

不管那政令下发初期被多少人驳斥,让多少文人才子甚至朝臣拿笔站在陛下的对立面,但真等那些政令实行下去,逐渐出来的成果让骂声低了下去,让不少竭力阻止其实行的朝臣羞愧掩面。

这是他追随的帝王,陛下的长远目光是他们所有人都不能及的,陛下若决心行此险棋,他身为陛下的朝臣,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

孙尚书想明白了,沉重一叩首,应下皇上的一切吩咐,带着众人回礼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