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道:“那便是太可惜了。”
息禾也很尴尬,赶紧转移话题,继续开始介绍:“到了后汉三国,因为战乱流离,词赋更反应了当时的离乱与民生疾苦,便有了‘建安文学’。”
“三国中的魏国皇帝曹操,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写的《观沧海》,臣倒是能背出来。”
刘彻道:“念来听听。”
息禾背道:“东临碣石……歌以咏志。”
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一出,刘彻便觉得这词,写得大气。
他跟着念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
随即拍手叫绝:“写得好!”
卫青是武将,倒不会作诗,鉴赏水平也是有的,听得亦是连连点头。
这样的诗歌,没有亲眼见过,是写不出来的。而息禾从未见她写诗,不像是她写出来的。
更像是后世之人了。
常融听完这首诗,在心里也是反复琢磨。
只有霍去病目光平静。
她继续道:“曹操另有一首《长歌行》,为五言律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时便可以看见,诗歌格式发生了变化,从四言诗,转为五言诗。”
“曹操的儿子曹植,也是一位极其有才华的诗人。”
“他做了一首赋,写的是一个美人,辞藻优美,叫做《洛神赋》。”
“洛水河中,有一水神。”
“她的美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是‘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是‘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从息禾的话语中,众人好像真的看到了那么一个美人站在河畔。
她的衣服飘玦,像要乘风飞去……
息禾继续道:“写了这《洛神赋》的曹植,曾有七步成诗的美谈。”
刘彻颔首:“继续说。”
“当时曹操去世后,其儿子曹丕即位,当时曹植很有才华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于是曹丕借故召他入宫,命令他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若是做不出,就杀了他。”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