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已过天命之年,鬓发斑驳,他是隆文三年的状元,因少时读书太厉害,患上眼疾,如今年事已高,眼睛越发不好使了,虽然不如尚相那般严重,但在室内办理公务时,需要点上三四盏灯,贴近了,方能看清文书上的字。
从室外进值房时,工部尚书还险些被门槛绊了一下,一书吏连忙过来扶住他,道:“大人,下官扶您过去吧?”
“还没到这个地步,”工部尚书板着脸道:“撒手,本官自己能走。”
书吏也不敢多言,只是举着烛台默默跟在他身后,穿过昏暗的值房,把人送到了书案旁,这才松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有人自外面进来了,是一个身着朱衣的大太监,进门便向工部尚书行了一个礼,热络笑道:“刘大人,奴才奉皇上之命,给大人送赏赐来了。”
工部尚书听了,连忙起身,面露惊异道:“是何赏赐?”
“大人请看。”
大太监侧身,让身后的小内侍上前,他手里捧着一个朱漆描金托盘,揭开黄绢,上面放着一副崭新的眼镜。
工部尚书自然是见过这东西的,当日皇上赏赐眼镜给尚相的时候,他也在一旁,后来和尚相交谈时,他还借机凑上去观察了半天,试图弄明白这眼镜是什么神物。
当然了,文人一向好面子,譬如您的眼镜借下官戴戴这种话是肯定说不出口的,工部尚书只好在心里羡慕羡慕。
如今这眼镜也送到自己手上了,工部尚书激动万分,先是谢过圣恩,这才颤着手捧过眼镜,小心地给自己戴上了,霎时间,眼前清明一片,如同有仙人的手抚过一般,万事万物都是清晰明亮的,不染尘埃。
“这、这是……”
工部尚书激动万分,几乎要老泪纵横,不住道:“好、好啊!真是神迹,多谢皇上隆恩,老臣真是……”
那大太监笑眯眯地道:“说起来,这也要多亏了燕美人呢,这眼镜还是燕美人想出来的法子。”
“是是,”工部尚书感慨道:“燕美人真是一位奇人啊!”
大太监拱了拱手,道:“咱家还要去吏部走一趟,给宁大人送眼镜,先告辞了。”
“公公慢走。”
……
澄明阁位于延英殿与宣德殿之间,这里每日都可以看到文武百官沿着玉阶,前去宣德殿上朝,此时,一位身着朱色官服的老人走近前来,澄明阁门口守候的宫人立即俯首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