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点已经过午饭时刻了,但茶楼人还是很多的,她就是跟人拼桌的。
茶楼戏台上有人在说书,但故事应当说得不咋地,底下大家基本都在聊天。
省城就是省城,口音都天南地北,多的是李葳蕤听不懂的话。
唯一庆幸的是这里讲的本地方言跟翟大壮村里讲的一样,而官话跟李葳蕤第一世的普通话有七八成相似,基本能听得懂。
做生意要靠一张嘴,听不懂人说话,讲的话顾客听不懂,那都是完蛋的。
好在现在这个问题李葳蕤暂时不用担忧,就是去到别的地方可能才要烦心吧。
一边喝茶水一边听人讲话,又一心二用在脑海里整理之前听到看到的内容,慢慢地,李葳蕤对自己要卖什么,去哪里卖有个大概思路了。
说真的,穿成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农民,李葳蕤还能卖什么呢?
自然是卖农产品咯!
但凡她穿成个有身份地位的,卖个玻璃卖个葡萄酒都没问题。
哪里像现在,守着满仓库的物资,挑来选去,竟然也只能卖个农产品。
普通的农产品她没竞争力,便宜出也不是这时候,要想卖出价,那得挑个稀罕点的。
如此一来,可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多。
李葳蕤扒拉一阵后,视线定格在绿皮大西瓜上——或许,炎炎夏日,诸位会想要吃个瓜?
第41章 酒楼
翟大壮所在的国家叫大秦国, 但跟李葳蕤第一世的秦朝可没半点儿关系。非要说有什么相似的,那就是翟大壮所在的大秦国,是这片土地最强大的国家, 周边小国都是俯首称臣的份, 外邦也有来建交的。
来往多了, 物资交换也多了,李葳蕤在市场上看到的很多瓜果在她第一世还是近现代才有的,现在就出现了。
不过出现归出现,离好吃却还远着呢。
像是西瓜, 李葳蕤就有在市场上看到, 但是那儿的西瓜只有哈密瓜大小不说, 皮还特别厚, 西瓜肉也不红,籽也多。但这玩意就是吃个稀奇,卖得贵,一个四五斤重的,就要500文钱。
要知道现在应季的果子在小贩那儿一文钱都可以买一斤,500文都能买多少了。
偏偏省城大户人家多, 人家不贪图便宜, 贵的还有面。
西瓜这种一般人家不舍得买的,对大户人家来说那是必须采购的,不图好吃,买了摆在桌面上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