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长青是个例外。他不要钱,对她又很够意思,这就有点难应对了。
第40章 分销渠道
长青买了地,把这摊子琐事安排好,时间也就到了三月中旬了。等到他爹得了消息,专程从府城赶回来,陪他正经摆酒宴请了学堂的先生,又去他祖父坟前上了坟烧了纸,府试和院试也就结束了。官府公布了今年的生员名单,长青名列第一,被正式取为廪生,三月底要去县学报到。
“可以在县学住着读书,也可以和从前一样,在家自学,定期去县学向先生讨教。”长青跟家里人说,“不过每个月的月考必须要去,考试不过的话,廪生资格要被取消,那样廪银就没有了。”
成为廪生,在县学读书不仅不用交学费,官府每个月还给发二两银子,算是朝廷对读书人的鼓励和支持。所以现在长青也是有固定收入的人了,而且按此时乡下地方的物价,他的收入很是不错。
“那你不如就在学校住着呗,反正不花钱,省得考不过。”赵氏率先说。
许杏低下头,再次叹息长青不易,亲娘总是不相信他的能力。
“妇道人家知道什么!”这次开口斥责她的是范守业,“先生都说了,长青的功课极好,缺的就是好先生指点,你什么都不懂,莫要胡说。”
金氏似乎很满意儿子的话,便没有补充,而是问长青:“那你是怎么想的呢?如今家里不说富裕,吃饱穿暖是够的,很不用你操心。”
长青早就想好了,便道:“我想在县学里要一个房舍,平日还在家读书,过些日子就去学里住几日,应对月考并向先生求教。”
范守业就道:“如此可行,去的时候雇个车来回,也方便。左右你每月都有银子,你自己的地里也有出息,想来是够用的。”
对于长青买了地,还把家里之前的两亩地改了名字的事儿,范守业只说了一句“不错”就没有发表什么意见。看得出,他似乎是不怎么在乎那几亩田地的。不过长青有了这些收入,他这次回来就一文钱都没给长青了——除了宴请先生的席面和上坟的香烛钱之外。
长青也没找借口再跟他要钱,他的心态同之前有了明显的不同,似乎那些耿耿于怀的怨恨不甘也都淡化了。现在他想的是他未来的路,他可以期待一下的比前世宽广平坦的路,而身边的这些家人,怨恨也罢,失望也罢,就如许杏所说的,好好的安顿了,不拖他后腿才是最重要的。
知道了长青以后会经常去县城,许杏的心思就活络起来了。她找到长青,也不兜圈子,直接问:“范大哥,我能不能跟着你去趟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