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杏跟长青都应了。
“我自作主张,又要你费钞,你莫要怪我才是。”长青专门来找许杏。
许杏摇头:“不会,你便是不要,我也是要出一份力的,你跟奶奶这样说,倒是不拿我当外人,我挺高兴的。”
“吃了你的,穿了你的,”长青指指身上的新衣,“再撇清也太虚伪了些。”
许杏低了头,觉得屋子里的小炭炉似乎烧得格外旺,让她觉得脸有些发烧。
因为过了年长青就要出发进京,而范守业更是点完这个卯就要回府城去陪伴他的娇妾幼子,这个年过得就颇为潦草。当然,鸡鸭鱼肉什么的年货还是很丰盛的,只是人人都心不在这里,难免有些没滋没味的。
许杏也去了相熟的几家人家拜年走动,也在别人家吃了几顿饭,这么一圈走下来,过得最舒心最有年味儿的人家居然是小赵氏母女。
她们虽然还住在租来的两间旧屋里,可是小赵氏能干,又会精打细算,一年下来也攒了有十两银子,已经跟里正说好了,过了年开春就买下范家东墙外的一小块地,盖两三间房的一个小院子,娘俩也算是真正有个家了。
“就我手里这些银子刚够买地的,盖屋的话还得另外攒钱。”小赵氏虽然这么说,脸上却并没有愁苦之色,“你不用借给我,我就慢慢攒着,慢慢盖,挣一个花一个,我心里踏实。”
枣花小姑娘还是很瘦,可是个子蹿高了一大截儿,吃着她娘作坊里领回来的过年点心,眉开眼笑:“表嫂,我也能帮我娘做活了,这两个月,我娘的工钱都比原来多呢。”
许杏由衷微笑,脚踏实地的为生活奋斗,是多好的事啊。
董家在京城没有酒楼客栈之类的产业,甚至连京城的大商圈都没进去,不过两家分铺而已,不过董掌柜早早就给那边送了消息,让京城的铺子掌柜帮忙提前订好客栈,因此长青上京之后不必发愁没有落脚的地方。
“这就不是看我的面子了,范举人是本省亚元,少年俊彦,足够人家投资的。”许杏给长青送了信儿,笑嘻嘻的说。
长青也不谦虚:“那更好,我不怕自己欠人情,就怕你为了我去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