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出了些事情,三皇子中秋宴后计划逼宫,被四皇子告发。过后三皇子幽禁皇陵,四皇子也得了陛下申斥,说他不知规劝,反而引诱三皇子走上不归路,最后再告发,显然是蓄意陷害手足,手里的权利也都被陛下收回了。”长青简单的介绍了京城里的动荡。
“相当于是陛下厌弃了四皇子?”许杏有点明白了,“既然他跟大位无缘,段家也就不用做国丈的梦了,段知府这个不站队的旁支倒是可以用。难怪那天段夫人给欣姐儿送了一大堆小孩子的东西,还说给自己的孙儿也备了一份呢,原来是要回京城团聚了。”
“段大人说任命来得不算急,他下个月动身进京,过了年衙门开印再正式上任。”长青道,“他与我说,明年秋天我任满三年,只怕是也要动一动的。”
段知府不会轻易说这种话,能这么说肯定是有几分把握。许杏眨眨眼睛:“你要升官?”
“且等等看吧。今年南龙整体情况都还不错,我的考绩也是上等,应该不会差的。”长青对此还是很有信心的。
只是到底要去往哪里,他就不知道了。前世的这个时候,四皇子不仅没有被陛下厌弃,还深得圣宠,最后做了太子、当了皇帝呢,接下来的朝局和他自己的前程,他都没有什么先知先觉,只好脚踏实地的前进。
不管怎么说,陛下现在信重二皇子,对他是件好事。现在他越来越确定当初自己救下的就是二皇子了,有这么点儿瓜葛,他不奢求二皇子报答自己,但是至少不会整治、为难自己才是。
经过头一年的整顿和规划,过去的一年,南龙下辖的十个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官府这边来看,整个南龙府的赋税较两年前增加了三成,人口也增加了一成半。这样的增长幅度甚至引起了户部的注意,前几日还有两个主事专门从京城来到南龙,就为了实地看看这里的具体情况。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一年至少是挨饿的时候少了许多。家里多多少少都能多收几百个钱,多换或多收几百斤粮食,尤其是田间地头又补种了红薯之后,基本上没有谁家真的饿死人了。是,家里还是穷,还没盖上新房,还没还完欠债,可是人没饿死,没有再欠新的债,这就已经好上很多了不是吗?
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地方,人们的感受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安龙县的百姓们算是整体比较富裕的,新来的县令大人也不错,可总是觉得比不上原来的小范大人;再比如说,洪河县的大姑娘小丫头,个个都忙着侍弄加工花木,可心里不知道比原来踏实多少,不用再像姐姐、姑母们那样被卖到脏地方生不如死了,凭着双手吃饭活着,已经是做梦都想要的福分;至于安岳县的药农呢,不用豁出命去进山采药也能卖药材挣钱了,就算卖得便宜些,可架不住它数量多呐,自己勤快些,多种,种的药材品相好,一样能养家糊口啊……
经济初步有了发展,长青又搞起了安龙时的老项目——筑桥修路。不是只有安龙一个县的百姓被困在青沙江对面的,景江也有不少山民长年不下山,长青就分派了银子,在景江也修了一座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