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杏笑笑,又摇头叹气:“这些年我也习惯了,做什么都长远不了,所以一有了什么想法的时候就特别想立刻就做。这一季的果子若做不成,来年,来年秋天咱们还能在这里吗?”
长青握着她的手,面有愧色:“让你跟着我东奔西走的,确实是耽误了你。”他很早以前就知道,许杏长于农作物的加工,可是这种营生,若没有个几年的时间是很难做大做好的,而他恰恰没法给她足够多的时间。
“说什么话呢,换一次地方你就要升一次官,我的诰命服都攒了两个樟木箱了,怎么是耽误我?这要让别人听见了,肯定会说我矫情不知足。”许杏道,“我并不是抱怨,只是有点儿可惜罢了。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却没法看到成果。”
“叫人去做吧,明年,明年真的说不好了。”长青他们集体被皇帝申斥,上一年的考评自然是下等,他不觉得自己还能顺顺利利的升官。而且,即使没有旱灾这些事儿,他也很难快速升官了,毕竟官品越高,想再进一步就越难。
做完正哥儿的百日宴,许杏才刚跟同贵交代了今年收购柿子和鲜枣的事情,并让她租个大院子进行烘干晒制工序,府里就来了好几拨拜访的夫人。
收了人家的帖子,许杏怎么也不能全都避而不见,可是强打精神应酬完了,她才发现,这些人话里话外的,都是含蓄却也明显的透露出了想结亲的意思。
“从前我听贺嬷嬷说过,高门大户若要做亲,并不会直接请媒人上门,都是要先从女眷交往开始,试探个几回,双方都有意了才请媒人。这几日,我可算是知道她们都怎么试探了。”许杏一边给吃饱的正哥儿拍着嗝一边苦笑,“我原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再加上精神不济,真的很害怕,既怕冷淡了得罪人,又怕热情了让人家以为我答应了,见一回客得歇上个大半天才能缓过来。”
“明日吧,你叫丫鬟拿着我的帖子去仁济堂请最有名的郎中来看诊,让下人放出风去,说你身子不适,再有帖子就全回了,不见。”长青脸色不大好看,“欣姐儿才十岁,很不必着急这事儿。”
“我可更不着急。”许杏心中暗想,十岁才是个小学生,这就谈婚论嫁,犯法的好吗?“只是她的将来,你有何打算?”
“欣姐儿终究是女儿,比不得儿子们禁折腾,咱们还是要格外心疼些,给她找户门风端正、家庭简单的人家方好。”长青早就想过了,“只是不要定在这里,过些年她到了出嫁的岁数,咱们若是不在这里了,岂不是把她自己扔下了。”
许杏还处在产后恢复期,内分泌水平不大稳定,一想到女儿远嫁,眼泪哗啦哗啦的就掉了下来:“那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