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杏点头:“我明白,你先去问着吧,现在倒也不急。”
“你是个闲不住的,如今到了京城,你可是又要做些什么营生吗?”段府里,向来端庄严肃的段夫人见到许杏和三个孩子,难得的露出真切的笑容,和许杏说话的态度也十分亲近,仿佛见到自家晚辈一般,令跟在她身边的儿媳都大感意外。
许杏笑笑:“还是夫人您知道我。说实话,京城里这开销甚大,这几个孩子又一天天的大了,很快就都是花钱的时候,我若是不做点儿什么,实在是心里头不安得很。只是初来乍到的,还不曾开始。”
段夫人点头:“你有这番筹谋之心就很好。我就倚老卖老,多说一句,那些生意铺子虽说来钱快,可是田地庄子才是根本,小范大人如今进了京,将来前程必定不差,说不得你们后半生就在这京城里了,很该置办些田地才是。”
“您说得都是金玉良言,我记下了。”许杏笑道。
对于买地,许杏毫无抵触之意,之前也不是不想买,实在是买了地很快就又要卖,实在是折腾不起,现在进了京城,自然是要置办起来的,只是没碰到合适的,而且买了田庄之后要做什么,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毕竟只种粮食的话,收益还是低了些。
不过很快,她就找到了灵感。
第198章 置办产业
也许是京城地大人多、资源丰富的关系,尽管同贵找的牙人当时手中没有合适的产业,可是很快就递了消息过来,说有几处符合府上的要求。
许杏这边,家里的琐事都有下人打点,拜访完段、王二府之后,除了给宁哥儿找先生的事儿比较头疼之外,也就没有特别的事情要做了,便打算第二天去看看。
当天晚上,长青回来跟许杏说:“王阁老把宁哥儿引荐去了三才书院,咱们准备一下,三日后就送他入学。”
“三才书院?是不是很好的?有什么要求吗?”许杏对这些完全不了解,但是长青应该是知道的。
长青点头,神色平静,可眉眼间却有些雀跃:“正是。三才书院是前朝的大儒莫寒章创立的,如今也有一百多年了,虽是私人书院,却学风严谨,桃李满天下,是极好的。要入读,必须要通过考试。前几日咱们拜访王府的时候,正好书院的山长莫知仪来寻王大人下棋,便逗了宁哥儿几句,宁哥儿答得倒不错,他十分喜欢宁哥儿,听王大人说要给孩子寻先生,便直接让宁哥儿去书院读书了。当然,他们的束修要得也比寻常书院多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