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杏也不小气,铺子里的一干人员都发了丰厚的过年红包,迅速接受新事物的大师傅更是一次就给发了二十两。大家在陈郡王府的时候,时常有月钱拖延克扣的情况,如今自然是欢喜不已,干劲十足。
一个正月,点心铺子的净利居然有二百四十多两,比之前翻了好几倍,许杏看了这个数字,也十分满意。
同时,她把手上的三家酒楼也做了整改,采用了不同的市场定位,相应调整了菜单和就餐模式,初步看来也十分有成效。
城北的大酒楼位置最好,客流量最大,店面也最宽敞,许杏就把这里定位成中高档酒楼,重新修缮了雅间,就连楼下的大堂也做了粉刷,更换了桌椅。菜色方面,原有的两位大厨,一个擅做鲁菜,一个擅做淮扬菜,她都保留了下来,同时试着增加了北京烤鸭、奥尔良烤鸡、香酥炸鸡等菜式,当然名字就是寻常的烤鸭烤鸡这些。反正鸡鸭都是自家山上的,供应充足,品质优良。两位大厨都对这几样东西接受良好,甚至还能调整许杏菜方子的不足之处,对此许杏自然是十分乐见其成的。至于皮蛋肉粥、咸蛋黄南瓜条、拔丝红薯等小吃,大厨们更是一学就会,很容易就上手了。
城西的两处酒楼规模都不算很大,离得也不算远,许杏一合计,还是得差异化经营才好。于是店面最小的这家便以各种改良西式菜式为主,肉菜包括脆皮炸鸡、香酥烤鸡、烤猪排、黄油虾球、黄油鸡腿等,点心则是各色黄油饼干、塔和炸红薯条等,主食提供吐司、贝果、肉饼汉堡等,味道尽可能保留些许异域风味,又符合大越朝百姓的口味。另外一家则开成了特色食府,有火锅,有焖锅,有铁板烤肉,再有各种口味的饺子,搭配些炒菜,也十分吸引人。
食材大部分来自山上,许杏这一条产业链快要理顺了,收益也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起来。这些酒楼都没有长时间的停业,只是正常营业的时候提早打烊一些,第二天就变了些样子,过了几天又换了菜谱,很平静的完成了转型。
可是利润的变化确实十分明显的。正月里热闹多,出来吃饭的人也多,三处酒楼一核算,一个月就盈利两千多两,就连长青都是一惊:“这么多?果然‘民以食为天’呢。”
许杏很有信心:“虽然跟过年算旺季有关系,不过今年我还有新东西要出来呢,到时候说不定能稳住这个收益,甚至更多呢。”
她这里高兴,郑府里的人们就不高兴了。
原本想要留在酒楼里当钉子的下人被许杏发卖了。郑大夫人没法子,只好又去把人买了回来,毕竟都是得用的人手,可是经过这一遭,她对范府,尤其是对许杏,那可真是恨得牙根痒痒:“一个乡下来的土包子,居然这么打我的脸!”
“夫人别气了,事已至此,还是要忍一时才好。”她身边的嬷嬷劝解道,“咱们二爷已经如此,再要聘高门千金只怕不大容易,那范府,好赖是个三品官呢,也不算太辱没了二爷,等那丫头嫁过来,还不是任由您摆布?眼下还是不要跟她杠上,不然真让三夫人截了胡,那多不划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