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摇头:“不必早回去,一应事宜我叫人去办,到考试的时候回去就好,早了……徒惹麻烦。”
他检查了儿子的功课文章,虽然以他的标准衡量,差距还是有点儿大,可是他也觉得通过县试问题不大,便决定年底安排人回乡去办理报名考试的事宜。
“这一次,我陪着他回去吧。”许杏想来想去,觉得不放心,“老家若是无人,让他自己带着人回去也行,算是个锻炼,可是他上头还有祖母、曾祖母,有些事情不好处理,怕耽误他考试。”
长青沉默片刻,同意了:“欣姐儿留在家里吧。你带着他们兄弟俩,我多找人护送你们。正月底回去,考完了三月初就回来。”
也只能如此,许杏没有异议。
“对了,郑大人回京了。”长青又说起另外一件事,“刚授了工部尚书。”
说起郑大人,许杏就想起了他家的糟心人,脸色也不再轻松:“我在外头遇到过郑家的女眷,一个热情得恨不得贴到我身上,一个就当我是仇人一般,真是一言难尽。”
郑三姑娘脸上的伤养了大半年才出门,这件事虽然错在谢瑜,她是受害者,可是也影响到了她的名声。淑妃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查清了缘由,可是除了在皇帝面前给林铮和谢瑜上眼药之外,她也做不了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林铮毫发无伤的离京。郑府一众人也憋屈不已,等到得了林范两家联姻的消息,郑大夫人再想想这事儿,便把欣姐儿恨到了骨头里。
郑三夫人就不一样了。她儿子犯事儿跟范家人没关系,现在范家的女孩儿已经定给了靖北侯府里,她可没那个胆子去搅合,想想淑妃的吩咐,她自然是毫不尴尬的巴结许杏。联姻不成,攀个熟人关系也是好的。
“郑大人使人带了话过来,要见我,估计要把旧事翻篇儿。”长青无所谓的道。
对此,许杏也不打算乱出主意,自然是让长青看着处理。
不出长青所料,郑大人时隔两年和长青再见,整体的氛围还是亲切友好的。他对儿女婚事只字不提,却主动说起了长青断的那个使团的案子:“家里的几个孩子被惯坏了,不知轻重,如今得个教训也是好的。”
他虽然语气温和,长青却丝毫不敢大意,小心的应对着。可是直到谈话结束,郑大人都没有说一句不中听的,反而言辞恳切的勉励了长青一番,还真有了几分老上司对老下属的关爱提携之意。
“他这是想要维护好跟你的关系。”许杏道,“我算是明白之前郑三夫人为什么那么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