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页

工人还在贪黑赶着进度,而这些人都是在为国家的建设而奋斗着,季玲觉得自己可以先把小家放到一旁,然后等朱卫东的解释。

或许是受到了触动,或许是一路上朱卫东的表现让她满意,这一刻季玲突然就释怀了。

朱卫东是个明白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做这样的事,他又一副难言之隐,让她等着。

她为什么要生气呢?

回想夫妻一路走来,朱卫东虽然在她身边呆的不多,但是只要丈夫做的事,他都尽可能的去做,自己做不到,就托付别人帮他完成。

在这个年代,就凭着他这份心思,也值得她去相信他。

“嫂子,外面冷,先上车吧。”

司机走过来。

“好,你有事就去忙吧,我自己在这可以。”

司机要去方便,正愁着开口,听到这个就道,“那嫂子我去办点事,一会儿就回来。”

季玲说好,等司机走了,她才上车。

朱卫东怕她在车上等着冷,把鸭绒大衣也带来了,让她裹在腿上,身上又是羽绒服,这样大冬天坐在车里也不觉得冷。

工地那边,朱卫东把自己新设计过的图纸拿过来,连启珍想挑些毛病,可是看了几遍,都张不开口。

朱卫东把她提出来的问题都解决掉了,可是图纸又不是按着她说的那些改的。

她深吸气,“你们都看一看新路线,抓紧别耽误下面的进程。”

监理和施工的工程师都过来,朱卫东细累的给他们讲着改动的地方,又回头指着还没有动工的地方。

“这边有山,之前我们探勘过的资料我们又做了详细的规划,挖山洞还不如绕山,这样省时省料,也不会有后期因为春天雪花之后,产生的影响。”

朱卫东侃侃而谈,身边的安静的听着,接下来就是大家七嘴八舌的改进施工的问题。

这些连启珍插不上嘴,她回头往身后看,远远的能看到夜爸里停着的车。

最后悄无声息的退开人群。

季玲坐在车里听着随身听,之前是为了学英语,婆婆给她买的,应该说家里的孩子每人一个,她这个儿媳妇在他们眼里也是孩子,所以也有了一个。

季玲不需要这个,前世她英语还可以,出国或者和外国人沟通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婆婆买了,季玲也没客气,就用来听歌。

这次一路上,朱要武买了很多的电池,也不用担心电池不够用。

晚上要在车上等朱卫东,她就把随身听带着人,有人上车也没有察觉,直到车动起来了,她这才抬起头来。

车开的不是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