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随后他招手唤来了随行的助手,“说了多少次要清场了?”男人的话趾高气昂,透着股说教的意味。“别在这儿碍眼,先把她拉去录那个独白?”

“写的词让她备好了吗?”

“另外我说了多少次了!不要让她说蹩脚的普通话,说方言更有感染力!你们到底懂不懂啊!”

男人一句话没对张奶奶说,但句句都在表达着对张奶奶的不满。

对方不满张奶奶的描述总觉得不够生动不够惨,在他看来越惨才能越吸引人眼球,太过平淡的话哪里会激发人的怜悯之心?

他甚至请了个写手,为张奶奶编了好些稿子,可怜张奶奶年近七十还要每天早起背台词。

有些时候听着对方让自己死记硬背下来的话,张奶奶自己都会怀疑文字中的那么惨的人真的是自己吗?

吃不饱饭?瘦骨嶙峋?被周围的人排挤?苦得好几次想要上吊了结自己。

生活虽然拮据,但她还是能吃饱的。

瘦骨嶙峋,那完全是瞎说。她人非但不瘦,而且比起寻常老太太要壮实不少。并非张奶奶瞧不起瘦瘦弱弱的人,而是如果她真的是一个瘦瘦弱弱的人话,身体又哪里吃得消如此高强度的工作。

至于被周围人排挤,那更是夸大了事实。诚然身边有很多人都不理解她,也觉得她养这么多小动物是累赘,邻居们有些时候也会因为动物太吵而骂她,但从来没有人去排挤她。

尽管大大小小的摩擦始终存在着,但周围的人总会把家里的剩菜剩饭打包给她,会用心地把骨头挑拣出来,让她带回家去给小动物吃。

嘴硬心软,很多时候,他们都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助这些小家伙。

而且有这么多小动物陪伴,怎么会觉得苦呢?

赵奶奶从来没像这样想过。

不过正如对方所说的,其他的都不重要,不要在意那些细枝末节,真正拿到钱救助小动物才是真。所以哪怕张奶奶心里再不愿意,她还是选择了按照对方的稿子进行背诵。

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奶奶总会觉得亏心,她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卑劣的骗子,利用虚假的故事来骗取他人的怜悯。

————

听到导演骂人,张奶奶捏着衣角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奶奶,您就先别再这儿添乱了。”助手赶忙把张奶奶拉到屋子里,劝道:“奶奶,咱们先录这一段,刘哥只是嘴巴硬一些人还是好的。你就看吧,这次视频一出,保管你吃香的喝辣的。”助手是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笑嘻嘻的,平日里人很好。但他说出来的话,张奶奶听起来总是觉得不怎么舒服。

努力忽略掉那一丝不舒服,张奶奶同他进了常拍摄的地方。

录了没一会儿,她忽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声凄厉的狗叫。

“怎么了”院子里的小动物一般都不怎么会叫,突然发出这么激烈凄惨的叫声,她下意识地站起了身,脸色惨白地往外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