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秦芬一向觉得,自己的日子能一直这么舒心下去。

谁知蒲草提起婚事, 却叫她忽然想起,这还是一个封建时代,还是男尊女卑、盲婚哑嫁, 她想着以后的日子, 心里便好过不起来。

前世里,她出身一个日子紧巴的小户人家, 生得不错却充满自卑,遇见的异性, 有的见她自卑,便盘算着拿她作个免费保姆,有的见她样貌好, 只觉得她经历丰富, 竟是没几个正经交往的。

也不是不曾遇见过优秀的男性,可是每次遇到这样的青年人, 她自己又怀疑自己了:她平平无奇,何以配得上那么优秀的人?

于是便这么一年一年地蹉跎了下来。

那是在开明的现代社会,她在大城市求生,单身也不算一种罪过,如今到了古代,谁又能容忍她一直不嫁呢?

怕是到时候便有个体弱多病的名头,打发去青灯古佛一辈子,乃至“不幸病逝”了。

越这么想,秦芬就越是不舒坦,起先只是懒洋洋的,到后头便真的有些头疼少眠起来。

秦芬自来不讲究什么身形纤细,吃饭都比秦珮多用半碗,平日里养得面色红润、身子康健,连咳嗽都少有的,更不必说发热。

此番一病倒,两个大丫鬟不敢轻忽,先是去上房告假不能请安,待秦芬一说头疼,蒲草连忙去上房报给了杨氏。

杨氏听了,心下也略有些奇,想想秦芬才发身长大,略有些不稳也是有的,于是对蒲草道:“你们姑娘身上才来红,确是有些体弱的,你们细心看顾些,要看大夫要吃用什么,只管去跟碧玺说。”

她说着,转头吩咐一声紫晶:“你去传我的话,这些日子五姑娘那里无论要支用什么,一概照准,不必再来回话了。”

徐姨娘才服侍着秦览往徽州去了,她亲生女儿便病倒,旁人听了,还不知要嚼什么舌头呢。

杨氏自然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是姜家也入京了,此时她行事不好太过强硬,为着亲女儿计,亦是念着五丫头素日的好,她也得处处周全了。

蒲草没口地谢过杨氏,见主母无甚再吩咐的,便告退慢慢出来。

离了上房,她不急着回去,脚步一转,往边上的小院去了。

上房边立着座小小巧巧的院子,秦贞娘嫌地方窄小不曾要,杨氏便安排给了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