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赵保国还没开口打招呼呢,杜主任看到他脸都笑圆了:“赵老哥, 你可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这事能瞒住村里其他人,却瞒不住这些领导, 赵保国也没装傻充愣, 只谦虚道:“这小子托大,要不他说运气好,指不定怎么样呢。”

他说得谦虚, 可在场的人都知道, 这事可不是运气好就能干的, 那还得有勇有谋。

杜主任在公社干了有些年头, 他和赵保国还算熟,对赵亭松也挺有印象。

赵保国走哪都把他带上,这孩子像是个锯嘴葫芦一样,不爱说话,也不怎么搭理人,不像他大哥赵春风那样讨人喜欢。

大家都说他小时候烧坏了脑子,是个傻子。

以前杜学康也觉得他脑子不灵光,没想到自己也有看走眼的一天。

真要是傻子,哪能在特务手下救人,这一看就是个闷声干大事的。

黄书记看着赵亭松也直点头:“英雄出少年,你们林岗村出了他这样的人物,真是了不起。”

沈得贵见缝插针就说赵亭松的好话:“那可不,真不是我夸自家人,我这外甥是真厉害,南城那边的部队和研究所都抢着要他呢,我外甥念旧,觉得还是家里好,把这些美差都拒绝了。”

黄书记顺嘴夸道:“是个不忘本的,我相信咱们这个地方贫穷只是暂时的,有小林和小赵这样的人才,不愁发展不起来。”

林砚池道:“哪里哪里,书记您真的是太看得起我们了。”

林砚池在这方面脸皮一向厚,嘴上谦虚,心里却对这些话照单全收。

赵亭松倒是觉得稀奇,他长这么大,还没人这么夸过他呢。

赵保国笑得一脸褶子,虽说一个劲的告诫自己要低调,可是听到公社的一把手都对自己的儿子赞赏有加,他如何能不高兴。

他们家小满啊,真的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聊了一会儿,黄书记喝了口茶,又对赵保国说道:“本来我还说过了正月后,给赵亭松同志开个表彰大会,但我们公社的人都合计着这事不宜声张,就只能委屈赵同志了。”

赵保国不在意地摆摆手:“这有啥,我们家小满笨嘴笨舌的,你就是给他开了表彰大会,他上台也只能干瞪眼,费那劲干啥。”

见他们不在意,黄书记笑了笑道:“表彰大会虽然不能开,但该有的奖励可不能少。”

说着就给旁边的人使了个眼色,让他把带来的东西都交给赵亭松。

公社这边不仅给赵亭松做了锦旗,还给他奖励了一百块钱。

虽说赵亭松手上的钱已经不少了,但谁也不会嫌钱多,一百块在农村都够买个大件娶个媳妇了。

冯书记一行人这次在赵亭松家里吃了午饭才回去的,等他们走了,沈得贵也给赵亭松拿了五十块钱。

他知道现在的赵亭松可能不差这点钱了,但一码归一码,这是他之前就承认给赵亭松的工钱。

赵亭松倒是实诚:“不是说好一个月十块,怎么给这么多?”

沈得贵道:“你舅舅我这次跟着你沾了不少光,你替我干了那么多活,还差点没回来得了,你觉得钱多,我还觉得这点钱少呢。”

沈得贵离了几次婚,也没个孩子,对自家两个外甥也是发自内心的疼爱。

之前他嫌赵亭松嘴巴不甜,所以要偏心赵春风一些,经过这事之后,赵亭松在他心里的地位那是蹭蹭上涨,以后有啥事他都会先想着赵亭松。

村里有人时不时就从赵家门口路过,就想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

有人问起,赵保国就说是赵亭松在外面见义勇为干了好事,领导们都是来看他的。

啥好事能惊动县城的领导?城里来的小轿车他们可都见到了,□□安排人送他回来,得多大的面啊。

越是瞒着,这些人思维越是发散,哪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妨碍他们在外面显摆,村里人都一致认为,赵亭松在外面干了大事,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连书记都要来看他,那可不得了。一时间,村里风向转变,原本在背后骂他傻子的人,都开始夸他了。

“我早就知道支书家的小满是个好的,你们偏说人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