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要不是不方便,连家里的老母鸡他们都想让赵亭松带着去。

赵亭松出了好几次远门,父母也不像第一次那么担心他了,赵保国叮嘱了他几句,就让他走了。

去年导弹已经研究出来了,吴老现在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知道赵亭松要过来,他就休了假。

这两年,他和赵亭松虽然没再见过面,逢年过节的书信却不少。

吴老没什么子女,在千里之外有个人时不时惦记着,也能让他这种上了年纪老年人高兴高兴。

他看这次只有赵亭松一个人过来,笑着问他:“你那个朋友没跟你一起?”

他不知道赵亭松和林砚池的关系,不过就冲着当初林砚池不远千里过来找他,就能看出两人的关系不菲。

何况赵亭松在信里也偶尔会提他。

赵亭松道:“他考上北城大学,去上学了。”

“北城大学?哎哟,那可不得了,你那朋友也太厉害了。”

听到吴老这么夸,赵亭松比自己得了夸赞还要高兴,骄傲道:“他确实厉害,我做蚊香的方子都是他研究的。”

他这傻气又真诚的模样,看着就让人欢喜,吴老笑道:“真不错,蚊香的事情,我已经跟朱团长说了,明天我们几个一起吃个饭,我帮你问问。”

赵亭松道:“那就拜托您了。”

吴老把赵亭松带回了自家,赵亭松本想拒绝的,吴老却道:“放心,我家里没其他人,你就当帮我凑个人气。”

他的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和蔼,赵亭松却听出了几分可怜。

这下他便什么都不说,默默服从吴老的安排。

吴老家里确实冷冷清清的没什么烟火气,他为了科研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终身,一辈子都没有娶妻生子。

十几年前国家和苏联断了交,没了苏联的技术支持,一切都靠他们自己摸索。

内忧外患下,他们必须隐姓埋名,苦心钻研,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处理自己的私人感情。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研究,终于依靠自己国家的力量研究出了导弹。

赵亭松把从家里带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吴老无奈道:“我一个人哪吃得了这么多,你也太客气了。”

赵亭松道:“不怕,这些都是干货,能放很长时间。”

想了想他道:“不然明天把朱团长约到您家里吃饭吧,自家晒的干菜,比外面卖的好吃,您觉得行吗?”

赵亭松说这话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南城这边物价也不低,出去吃一顿,少不得要花很多钱。

毕竟他求朱团长办事,总不能让他们出钱,若是能在家里吃饭,又能节省很多了。

不过这是吴老的家,还得看吴老的打算,若是他觉得别人来家里很打扰,那还是去外面吃。

吴老问他:“你还会做饭?”

赵亭松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村里六七岁的小孩都开始进厨房了。”

这并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农村都是这样的。

吴老和朱团长是多年好友,自然不介意朱团长来他家里,听赵亭松这么说,他当即就拍板。

“那行,我现在就跟他打电话让他明天来家里。”

晚上,赵亭松先把自己带的干货用水泡开,第二天一大早在吴老的带领下又去菜市场买了点菜。

“老朱喜欢喝酒,你多弄点下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