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宜年一边抽拉风箱演示出风,一边解释“篝火点燃的时候,吹一点风就会烧的更旺,我就想做个能把风送到炉子里的东西,我叫它风箱。”
鲁宾摆弄一阵,看这材料也就是废木板,拆开一看结构也简单,“这个放到炉子上用,炉子得改,加一个送风的通道,现在的炉火不能动,明天砌一个临时的炉子试试看。”
说着鲁宾就在炉子上比划起来,预估了风箱安装的高度,用绳子记下来,收拾了小风箱模型,准备去木匠家,定做一个尺寸合适的风箱。
虽说成本比较低,但这到底是十二岁的孩子提出来的,鲁宾没多说什么,直接去做,行动力称得上惊人,任宜年一时倒有些被信任的感觉。
第二天,鲁宾起了个大早,天蒙蒙亮就在院子里忙活开了,往年农忙的时候,农具修理频繁,多砌两个炉子备用也是有的,鲁宾做这个是熟手,很快就就搞定放在院子里晾干。
等鲁宾把做好的风箱从木匠家取回来,接到院子里的炉子上,任宜年也跟着和泥巴封口,拾柴火烧木炭,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鲁宾定做风箱时有预留一定的高度,这会儿前后调整三次,手放在灶口时,才明显感觉到风的强度合适。
把点燃的木炭放进炉子,鲁宾朝任宜年点了点头,任宜年开始抽拉风箱,木炭一下子旺了起来,喷射出的火苗映红了鲁宾的脸。
鲁宾开始做他平时最经常做的锄头,一会儿铁就烧红了,鲁宾一边在心里计时,一边反复煅烧捶打,任宜年在一边紧张的看。
直到鲁宾放下锤子,对任宜年露出笑容“比以往用的时间,少了三分之一,还省木炭!”任宜年才放松牙关,露出了一个比鲁宾更大的笑容。
燃料燃烧更充分,同样的燃料能释放更多的热量,可不是节省了燃料么。
“省燃料是个好事,要是家家户户都用上风箱,省下一些燃料,冬天大家冒着风雪去砍柴的时间也变短了。”鲁宾说道。
任宜年之前倒没想到这一层,毕竟他没经历过这里的寒冬,家里的木材也不用他去砍,但不影响他变得更开心,毕竟这个风箱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他的价值。
鲁宾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回过头按住任宜年的肩膀,低头对他说“小路易,你得记着,这个风箱你不能跟别人说,是你做出来的。”
任宜年心里打了个突,条件反射地问道“为什么?”
鲁宾看了看周围,空荡荡的道路上没什么人影,“你是个有天赋的孩子,”鲁宾的声音略低了一点,“但是领主的城堡里,可容不得多少有天赋的年轻人。”鲁宾担忧地看着他,“孩子,记住我的话。”
任宜年皱着眉头点了点头,一定是发生过什么糟糕的事,才让鲁宾有这样的顾虑,“我会记得的,那你呢?这件事会给你带来麻烦吗?”
鲁宾摇摇头,“不至于有麻烦,东西做出来是好事,不可能不用,这事儿我得上报给卢恩先生。”任宜年知道卢恩先生,他是领主的一个管事,每次领主有铁器方面的需求,都是他来通知鲁宾。
至于为什么要上报,任宜年大致也猜得出,这个世界并不太平,鲁宾作为领地的铁匠,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领主武装力量的武器供应,算是领地的宝贵资产之一,而风箱的出现,能提高铁器的产量,不是件小事了。
天色渐晚的时候,卢恩先生急匆匆的赶了过来,水都顾不上喝就要看风箱,又让鲁宾现场给他煅烧了一块铁片,才一脸喜色地带着风箱模型离开。
第3章
过了几日,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卢恩先生又来了,他进门一边脱帽子,一边使唤鲁宾的学徒马休给他擦鞋。
等他的牛皮靴子被擦得一干二净,他才慢条斯理的坐下,对鲁宾说:“你的小发明,还算有用。”说着他拿出了一件半旧的羊皮衣,“这是领主赏你的。”
鲁宾起身接过,低声说了一句“误打误撞罢了,辛苦卢恩先生。”
卢恩摩挲了一下手上新戴的鹿角扳指,“既然打铁的时间缩短了,燃料也更节省,那铁器的价格是不是要变一变。”不等鲁宾接话,他继续说“长剑打造时间更长,就比之前少10个铜币一把,箭头少5个铜钱一个。”
任宜年看到鲁宾一下捏紧了拳头,“卢恩先生,您知道的,给领主打造武器本来就只收了材料的费用。”卢恩不耐烦的咂了一下嘴,鲁宾硬着头皮继续说“长剑最多只能少3个铜币,箭头本来就需要我时不时贴一点材料进去,实在不能再少了。”
卢恩站起来拿起帽子“长剑少8个铜币,箭头2个,为领主服务是你的荣幸。”说着也不等鲁宾回话,径直走了。
屋子里一片寂静,鲁宾的另一个学徒汤姆甚至抽泣了一声“卢恩先生太欺负人了,这羊皮衣明明是他自己的旧衣,他手上的扳指倒是新的,肯定是领主给师傅的,这价格还不知道是他自己还是...”
“好了,别说了。”鲁宾打断了他,绷着脸继续拿起了锤子,用力继续捶打起来。
听着外间“砰、砰、砰”打铁的声音,一下一下仿佛砸在任宜年的脑子里。
是不是他拿出来的东西不合适?不,提高生产力肯定是好事。
那是卢恩的问题?也不完全是,一个对领地平民生活上心的领主,不可能容忍这样的蛀虫。这个领地是领主的一言堂,领主本身肯定也有问题,领地才会层层压迫,平民生活苦不堪言。
为什么不离开呢?换个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