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清冷的声音传来,穿着月白色衣袍的青年手握书卷朝他们走近,他曲起手指轻弹孙晟霖额头,“大吵大闹,实在可恶。”
孙晟霖撇嘴,带着些撒娇意味:“那你快解释,不是嫌我才搬到此处的!”
“夫郎只是在同你开玩笑,怎么还较真起来?盛夏炎热,此处院落凉快能静心,成日里不知在想些什么。”孙晟安嗔怪他一眼。
随后又看向江舒和朗山,笑道:“晟霖顽劣,平时多亏二位照顾。”
“孙公子不必客气,我们同晟霖一见如故,也很欢喜。”
孙晟安还要看书,哪里能和他们多做攀谈,柔声将孙晟霖给赶走,朝他们笑笑便又进了屋里。
江舒瞧了一眼对方的身影,总觉得纤细的有些过分,也不知是不是废寝忘食,竟这般瘦弱像个哥儿似的。
除去待在驿站的时间,江舒日日都要上街去茶楼听戏,从前他不知这说书有何好听,但听了几日也算是咂摸出点儿味道来,故事多半是书生郎考中状元被富家千金瞧上,每日前去听的人不计其数,且多半都是书生,可见美梦是人人都会做的。
若是只听说书便能考中状元得千金青睐。那岂不是人人都要听曲,不去学习了。
江锦龄将治旱的对策正式开始实施,他号召发生灾情的县令将灾民们聚到一起,告诉他们可以给自己搭建房屋,管家也会日日放些粮食,只是需要他们种地栽树。
灾民们一听会有住的地方也能吃上粮食,立刻抢着要去种地栽树。
江锦龄按照江舒说的方法给他们编成小队,还采取了奖励措施,干活的灾民们情绪高涨,充满干劲。
一经实施,他便把法子递了上去,得到了上面人的夸赞,也算是有了起色。
孙晟霖这几日也一直在帮江舒问酒楼,若是能在此时买下酒楼,待外面灾情一过,肯定是能大赚的。
只是他带着江舒看了几个酒楼都不甚满意,要么是位置太偏不合适,要么就是酒楼太小没办法做一些大生意,而那些大酒楼所需的价钱则是超出了江舒的预算,一时间竟有些进退两难。
孙晟霖也是替他着急:“我家倒是还有几个酒楼,只是位置有些偏,且去的多是老百姓,可既然要在府城做生意,那自然是要赚那些富户的银子,不若我帮你垫些?”
“那间酒楼价格昂贵,我瞧着三五个月内也是卖不出去,还是等镇上的生意再好一些再来买也是一样的。”江舒对那间酒楼确实心动,只是超出预算的东西他会觉得不值这个价。
“只怕届时这间酒楼会被卖出去。”
江舒无奈:“那便是我与他无缘了。”
“如若不然我给你担保,你先付一些银子,过后再来付另一半便是,如此一来牙人不会再将酒楼卖给别人,也省了些麻烦。”那间酒楼不小,孙晟霖都怕被别人给买走。
江舒同他想的一般,五层的酒楼,可以做成后世商场一层层分开卖不同的吃食……
“如此就按你说的办。”
瞧见他动心,朗山便干脆利落的替他应了,大不了他再去打猎便是,总归能赚到。
第62章 “府城多样楼,会见老狐狸们”
此次外出带的银子确实不多, 江舒特意留了一些让自家酒楼进行买卖,且他也并未想着能一眼就相中好的酒楼,不曾想倒是让自己有些捉襟见肘。
有孙晟霖做担保, 再加上江舒付了四百多两银子, 成功拿下了那酒楼,只是还差一半需要之后再补上,当然现如今是不会有人能买走这酒楼了。
在府城这些时日,除了起初巡抚会和江舒他们商量一下抗旱事宜,后来许是在解决,便没有再和他们有过多的交谈,因此三人平时倒也玩的痛快。
只是在府城的时间越久, 花钱就如流水一般,见见摸清了府城的一些事宜,江舒便向巡抚提出了要回乡。
江锦龄得知很是不解, 忙问道:“不是在府城好好的?怎的这般着急, 可是镇上酒楼出了要事?”
“并未,只是离家太久有些想念, 且也总担心家中做事之人是否有问题需要解决,便想着和夫君先回了。”江舒倒是对这巡抚颇有好感,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 只觉得这人眼熟的厉害,竟和那位金然公子有些相似。
“既如此,那我便让沉时护送你们回去如何?”
沉时就是那位劲装侍卫,江舒曾经见过对方做事,那模样瞧着分明就是这位巡抚大人的亲信, 若是让他送, 巡抚身边岂不是要无人照料了?
江舒正在心中组织着措辞, 就听那巡抚又说了几句,他看向朗山,却瞧见对方正垂眸像是在思考什么一般,便只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