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柳郁是一定会继续坚持的,他能做的只是陪他一起好好把第三场考完,拿到举人资格完成系统的任务,这样才可以领到后面那九枚药丸。
秋羲打开试卷一看,第三场考的居然是经济理财类的策问,主要说大齐某地遭遇水涝,问考生该如何赈灾。
难道是前段时间发生的水涝?
秋羲记得柳郁之前给他讲策问的时候说过,文题一般会在同年发生的时务中选择。
这就跟现代大学生考研政治的时政题差不多,区别是古代考生想拿高分是真的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
秋羲抿了抿唇,有些犯难。
文题中发生水涝的地点是一个叫临河县的地方,此县位于大齐的定州府,比邻大齐的主河。
秋羲对此地不甚了解,考试前也没听说过今年这里遭水灾了,想来应该是路途太远又消息闭塞,所以事情没传到他耳朵里。
不过他之前倒是听柳郁提过一次,柳郁说那里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河岸决堤发生水涝,珍宝阁在定州府也有分号,阁里有在临河县收购过东西,所以柳郁当时就给秋羲简单讲了讲那里的风土人情,只是秋羲没想到这回乡试居然给遇上了。
这种类型的策问肯定是要结合当地情况来回答的,对临河县不了解的考生想把对策写好很难,能写出好的赈灾对策的自然是万里挑一的干才,明摆着主考官是想筛选有治民之才的真才实学之人。
不管怎么说,这道题肯定是临河县或者定州府的本地考生更有优势,还有世家大族早早历练接触各项俗务的子弟也会有一定优势,为难的是秋羲这种既对当地不了解,也对大齐的农商业运作研究不深入的。
秋羲默默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拿了张草稿纸仔细罗列他目前所知的相关信息。
柳郁为他讲的临河县风土人情写上,他了解的清阳县米粮价格写上,还有造房的花销,田地的收成,几种常见作物的生长周期,清溪村各种匠人一天的工钱,之前在系统那儿兑换的《农作物种植大全》说不定也有用。
不多时,秋羲便写了满满一整页的信息点。
秋羲想了想,开始写对策提纲。
写策论少不了引经据典为自己的文章找一个古代先贤的经典依据,秋羲琢磨一会儿,选了《管子》的救灾主张做切入点,再用《晏子》所载的以工代赈为主要救灾手段,结合直接放赈等措施搭了一个主题框架。
秋羲删删改改又把他之前罗列的信息点能用的都填充进去丰富文章内容,虽然清溪村和清阳县的物价跟其他信息不一定和临河县的一致,但大体应该不会差太多。
只是要考虑临河县因为受灾可能会物价飙升,不过这个也在赈灾官员需要调控的工作范围内,秋羲当然不会忘记这一点。
秋羲把终于写完草稿,发现已经中午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比前两天都热很多,他身上都出了一层汗。
他停下笔擦了擦脸,准备弄点吃的,忽然发现柳郁那边的咳嗽声剧烈起来。
怎么回事?
明明柳郁早上都没咳这么厉害的。
秋羲仔细一听,发现柳郁旁边不知道哪个号舍的考生也在咳嗽。
难道是流感?
秋羲心里一慌,柳郁本来就受不住极寒极热天气,要是再感染流感,情况会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他心不在焉烧水,等泡着早上的冷饭吃过后,发现柳郁咳嗽没有一丝缓解,听上去精神很差。
秋羲望着柳郁的方向眉头紧锁。
“系统。”
秋羲思忖片刻后,在心里呼叫系统。
“在呢,宿主找我什么事啊。”系统昨天才跟着秋羲找到赚积分的新路子,心情正好着。
“你现在能搞到妙手回春丹吗,只有一天效果的体验版就行。”秋羲说。
“这、这是违规的,”系统一听就知道宿主这是要它提前支付任务奖励,嘟囔道,“而且任务还没完成,我不能提前申请奖励的。”
“你自己就没有留存多余的妙手回春丹吗?”秋羲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