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亲林复君,虽在籍谱上€€记录的是“桐山隐逸者”,但往前二十年,到建兴年,林复君也算是江南一等一的才子。

林家是落魄世族,往前五代曾在晋国€€拜国€€相。

传到林复君这€€一代,他连上€€书院的钱都出不€€起,全靠万松书院当时的院长夫人€€心善,才给了他进书院读书的机会。

本来€€,林复君和其他学子一样,把€€读书、科考、报国€€当做此生唯一的出路。结果通过乡试到京城春闱,却发现每年科考的内幕很多。

再€€加上€€二十年前,正是朝廷争储、夺嫡最混乱的时候:先帝病重昏聩、朝臣朋党严重。

林复君在京逗留了半年,直接缺考返回杭城。

从此他再€€不€€入仕,直接隐居桐山中,煮酒和歌、终日躬耕。

这€€样算来€€,林复君的家世并不€€算显赫,经€€历也不€€过是个看不€€惯世态炎凉、官|场黑暗的傲气寒门书生,但€€€€

林复君在京城留下诗词、撰文、绘画无数,这€€些东西几经€€辗转叫一位姑娘看着,姑娘连夜观览、惊为天人€€,不€€顾家人€€阻拦南下江南寻人€€。

几经€€辗转,这€€姑娘嫁给了林复君,跟他一起隐居桐山。

“所以……”乌影觉出点味儿来€€,“所以是林瑕他娘的出生门第高€€?”

李从舟点点头,林瑕为人€€低调,不€€是那种仗着家世欺人€€的。

但京城百姓却因€€此宣称他是真正的寒门士子,也是多少有点荒唐:

林瑕的母亲沈氏,乃是当朝正一品御史中丞沈老爷子的独生女,沈老中丞当年对女儿的溺爱,绝不€€输给今日宁王夫妻待顾云秋。

即便林复君一穷二白,但只要女儿喜欢,老爷子也是尽力支持,就连听说小夫妻俩要到桐山躬耕后,沈中丞想的也不€€是买个宅子、派点仆人€€。

老爷子一撩胡须,跟旁边劝他三思的学生们一笑,说了句€€€€那感€€情好,听说桐山盛产山货,过年回家记得多带点。

大约是御史中丞和沈小姐都没€€看错人€€,林复君虽是隐逸,但他身上€€的书生意气从未消失,也在万松书院讲学,门下弟子无数。

“浙府当然可以拦下这€€份请愿书,但林瑕的爹娘、万松书院都不€€是好惹的,”李从舟摇摇头,“往后€€€€还有得热闹呢。”

乌影想象了一下觉得有趣,闷笑两声后又想起来€€:

“那岛上€€那些青红册,我们还管吗?”

李从舟想了想,“先静观其变吧。”

……

几日后,果然,万松书院师生联名上€€书请愿的事情确实没€€有翻出什么风浪,但弹劾的奏折却直接越过了浙府府衙直接递到了朝堂上€€。

沈家在朝不€€参与朋党,立场算比较中正。

但也因€€此开罪了一些具有绝对偏向性的太|子|党,几个文臣不€€冷不€€热地反讽,直指出沈中丞和那万松书院以及林瑕的关系:

“沈中丞,您说这€€些都只是您的一面之词,您又没€€去过户部籍库。您怎么证明您这€€不€€是给外孙公报私仇呢?”

听了这€€话,御史中丞不€€慌不€€忙,从袖中直接抖落出一叠红红绿绿的本子,“我确实没€€去过太极湖,那这€€些青红册,您猜猜又是打哪儿流落出?”

户部几个官员一看那青红册就傻了眼,刚才挑事儿的几人€€也跟着变了脸。

查过青红册是真品无误后,皇帝大为震怒,当即就点派钦差、御史带兵下江南。

太极湖户部籍库的事儿由€€此大白于天下,轮值的龙廷禁卫军全部被判了流徙。

而由€€户部籍库往上€€查,浙府的首府、杭城的地方官、户部几个检校、各地撰写青红册的秉笔……一连串的人€€被纠察出来€€,抄家、落狱、流放。

尤其是浙府的首府和那龙廷禁卫军的主将,两人€€这€€些年通过收受贿|赂赚得的银两,竟然都达到了承和初年国€€库收入银两的一半。

时任户部尚书被治了失察之罪,降三品、发派出京。

负责籍库查检的户部司长、司直皆因€€渎职而被罢免、赶出京城,永世不€€得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