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巫夷人家 九溪 3300 字 4个月前

据他所知,象这种慈善性质的居所,肯定是让游民自己上山砍木头,自己动手造房子,神庙只提供吃食,既没有建材费用,也不需要给工钱。把一个留居营地建成这副鬼样子,显然是为了节省吃食费用,尽量压缩工期所至,他就不信,堂堂垅关神庙,巫夷第二大神庙,也是巫夷最富有的神庙,竟然负担不起多出来的那几日吃食?

于是,问题来了:省下的银钱都跑哪里去了?

阿苏南心里一声冷笑,他不想惹事,但既然事情惹上了他,就断没有不了了之的道理。

其实阿苏南现在对神庙的观感好了很多。巫夷不是前世,神庙在很大程度上肩负着地方政府的职能,这些年看下来,尤其是在跟栎侍者相处久了之后,基本上他对于神庙的功能及运作都持认可态度。

他也知道不可能每个神侍都象栎侍者,但凡一个机构大了,当中就免不了会有蛀虫,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换了一件事,可能他还不至于这般生气,但看看这些草棚子,一张张草席上干干净净,连块破布头都没有留下,从这些赤贫游民嘴里夺食,与杀人何异?这些人到底还有没有底线有没有良知?……绝不能听之任之。

阿苏南没有过厨房去,只是放出魂识过去探查,他在月街很少做这种事,因为他不确定会不会被发现,但是这个地方,被发现的风险为零。

结果却让阿苏南很是惊讶,他听到厨房那边有说话声,还以为里面有几个人,没想到只有一个外表苍老的老阿妈,她正在自言自语,准确的说,是在骂骂咧咧:“……一个个懒骨头,有的吃就不错了,舀两碗米给你们都是糟蹋了粮食……”

再看她手上,正在忙着把糙米从大缸里面舀出来,装入一个布袋里面。

过了片刻,她又骂开了:“我让你们吃吃吃,吃不死你!”

说完还气恨恨地往米缸旁边吐了一口口痰……

阿苏南一直等到这个恶妇人把装米的布袋搬入卧房,塞到木床下面藏好,这才转身离开。

连一盆热水都要收钱,早猜到这位烧饭阿妈不是善茬,没想到却是差劲到这等田地,想起泯原棱满是阳光的笑脸,他都想象不出她是怎样养出那样一个儿子来的?

沉着脸原路返回城门,阿苏南脑子里亮光一闪,一拍脑门,知道做啥打从泯原棱一露面,他就觉着不对劲了。

*--*--*

木关河滩的城门边上有几家小摊贩,卖些干果饼子一类的便宜吃食,阿苏南看其中一个卖饼的食摊生意蛮好,也过去买了三个饼子,然后举目四望,做出一副想要找地方吃饼子的样子,不远处的一个老阿公连忙道:“小阿哥要是不嫌弃就过这里来坐吧。”

阿苏南从善如流,道了谢,走将过去。

※※※※※※※※※※※※※※※※※※※※

南仔要找证据破案了哈。

我已经不准备出题考大家了,反正南仔找到的证据明天就揭晓了。

下章他就要让某些人的日子不好过了……嗬嗬

……

感谢大家的营养液喔,小伙伴们有心了,抱住啾一个(o^^o)

读者“冖&亓”,灌溉营养液

读者“defrg”,灌溉营养液

读者“零落”,灌溉营养液

读者“”,灌溉营养液

第64章 强力后援

巫夷这地界环境恶劣生存艰难,但它也有一个别处找不到的天大好处:没有战乱!

自打夷家人被赶入这莽莽群山,基本上就是五年一大灾三年一小灾的节奏,洪水、干旱、疫病、饥馑、兽袭……总之就是各种各样的灾祸轮翻来袭,难得有个消停时候。但是,夷家人也确实是万年以来都不曾经历过战火了,上层之间肯定没可能浪平风静,但上层的争斗从来都波及不到普通人,至多就是影响到那些依附巫士为生的附庸人家,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那就是神仙打仗,都是没影儿的事儿,跟自己不相干。

尤其是木关河滩这样深入前巫夷腹地的大寨子大湾滩,连天灾的影响都在日益减弱,平常就是操心一下洪水和干旱,兽袭山火什么的,差不多都成了遥远的传说。所以,木关河滩的城门就是一个摆设,几个守门人非老即弱,都是曾经因了这样那样的缘由在民间获得了很高声望的老阿公,在阿苏南看来,这就是社会给予他们的养老福利。

所以,木关河滩的城门旁边才会摆出来一张条桌几张长凳,春秋天阳光正好的下午,几位守门人就会坐到凳子上跟相熟的老兄弟们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这个,也算是巫夷一绝了吧?

难得遇上一个愿意跟老人家聊天的小阿哥,尤其小阿哥一看还是那种很有身份的滩外客人,几位老阿公都挺稀罕他,阿苏南刚一坐下就有人拎起水壶要帮他的竹筒续水,乐呵呵地询问起客从何处来。

“我是打月街过来的。”阿苏南连忙起身接过茶水,又从摊贩那里讨来小碗,拔出腰刀把饼子切成小块装到碗里,放在桌上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