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还开了个玩笑,“你们要是不放心随时可以过来看看,我们时刻接受监督。”
他们洛家做事凭良心,不会像某些店一样,不把学徒当人看,肆意打骂。
日出东方之时,沈颉顺利拜了师。
拜的是洛掌柜的亲兄弟。
这人长着一张方脸,眼神精明,就是有些不苟言笑。
对徒弟倒是真心,见面礼送了一套做木工的工具。
沈大和孟氏看着东西,心放下了大半。
拜师礼结束,两口子出了木匠铺。
沈大回头望一眼,笑得脸上的皱纹一跳一跳的。
“颉哥儿好好学,以后差不了的,咱们可以放心了。”
孟氏鼻子一酸,轻擦眼睛,跟着笑道:“是,放心了。”
儿子有了好出路,全靠念姐儿,以后在她这里,谁也越不过念姐儿。
没人知道,这些年看着颉哥儿耽误下去,她心里多难受。
似是看出了娘子的想法,沈大面露愧色,“……这些年辛苦你了。”
“说这个干什么。”孟氏看到他眼里的心疼,心尖像被什么烫了下,唰的一下,脸都红了,好像回到了年轻时候。
嫁给沈大,为他洗衣做饭、生儿育女,她都来没后悔过。
思及此,孟氏脸上的温度越发滚烫了,很不自在地转移话题。
“念姐儿帮了儿子大忙,我们去给她挑件谢礼吧……”
沈大笑着说:“行。”
孟氏早有决定,但还是问了一家之主的意见,“买几张皮毛,我给她做一件披风,你觉得怎么样?”
第34章 捞鱼,深藏功与名
“可以,你一向妥帖,我很放心。”沈大给足面子地说道。
决定后,两人去卖皮毛的店了。
-
另一边。
沈念正琢磨着赚钱的事。
她向沈干打听家里的进项来源情况,“大哥,咱家每月谁挣的钱多?”
沈干一怔,诧异道:“你关心这个干什么?”
小姑娘怎么一会儿一个想法。
沈念:“我好奇。”
沈干正在炮制药材,他小心地捡起药材里的残叶和杂质,“要说谁挣的多,这还挺难说。”
“大伯认识草药,每月收入不定,多的时候十两都有,少的时候一两都没有。”
沈念明白,做生意就是这样。
她又问:“那爷呢?”
沈干看了妹妹一眼,说道:“爷一个月一两多,不到二两。虽然不算多,但胜在稳定。”
其实沈家的收入在村里不算差了,可架不住供了两个读书人啊。
所以,日子过得很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