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义官居三品,府上却由内而外透露着清贫,连个下人都看不见,房间里放一张床,一张桌子,除此以外便是堆了一墙的书和诗词文章。

跟着摄政王的那些官员,哪个过得不是挥金如土,醉生梦死的日子?

刑部的人便将此事上报。

萧荧翻着何忠义的那些诗词,处置旨意一直未下,只将人关在狱中。

“朕翻了往年的旧案,被角落里一张最不超眼的卷宗吸引就打开看了一眼,便命顾锦和曹玄文彻查。”萧荧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没想到在朕眼皮底下还有这等偷梁换柱之事。

他起身走到台阶边站立,闷声笑了几下,“还是皇叔慧眼识珠,没有让贤才埋没。”

大臣面面相觑,但也很快反应过来,裴世文偷了何忠义的文章。

那时候,怕何忠义闹得太大,便象征性的敷衍一通。

不曾想,这次的彻查,得以让这桩旧案重见天日。

裴国公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不由踉跄几步,步伐不稳险些摔倒。

而此时裴世文也正在大殿上,听着这番言论脸越来越白。目光都聚集过来,他如芒刺在背。

裴国公撑着拐杖,缓缓走向他,“这是不是真的?”

裴世文的身子慢慢滑下,跌坐在地。这一刻心如死灰,根本不敢看面前的父亲。两滴清泪从眼眶中落下,他在众目睽睽之下点头承认了。

朝堂上顿时一片唏嘘。

怪不得自那次考试之后,裴世文就如昙花一现般,再也写不出那么精彩绝伦的文章了。难怪飞花令上为何那般支支吾吾作的那句词会惹得何忠义大打出手。

原来本就是偷的别人的。

那年何中义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前来赶考,当站在上京街道上的时候,身上的寒酸与这里显得格格不人。

他带着憧憬打量着夏国最繁华的都城,想着有一天能在这里有一席之地。

殿试结束后放榜的那天,他早早的站在街边等着贴榜的人,街上吵吵闹闹的人群一股脑的全往榜单那里挤。好不容易推搡着进了人群,在纸上面找着白己的名字,可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却始终没看到。

他落榜了。

命运当头一棒,打碎了所有的理想抱负,他如游魂般行走在街上,想了好久都没想明白自己怎么会落榜。

后来也渐渐得接受了现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回到了暂时落脚的地方,看着还堆在地上的书,心里感到无比悲凉。那些泛黄的诗词文章,仿佛都在无声嘲笑他异想天开。

穷乡僻壤里出来的人,书读破也比不上这富贵高门里精心培养出来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