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伯景郁不太能够理解这一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庭渊:“我们那里很久以前也是不会轻易剪头发,后来新时代新文化,就可以剪了,不论男女都能剪,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了。”

伯景郁:“你们很开放。”

庭渊笑着说:“各有优缺吧,我们那里包容性更强是真的。”

说完打了一个哈欠,夜深了他也困了。

伯景郁:“你靠着我睡一会儿,等会儿查案子,可是你的主场,我们这些人里,除了你,别人可没有那么强的查案能力,全都得靠你。”

“你们也可以多实际练习尝试独立破案。”

“你速度快更精准。”

只是哥舒真觉得他不像凡人,有那么一点相信庭渊说的话。

庭渊也没多辩解,就保持点神秘,也不至于让哥舒过于纠结。

庭渊:“其实这样也好,在朝廷为官是为民谋福祉,在地方为官关注民生,也是为民谋福祉。”

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际。

中国几千年朝代更迭,出过几百位帝王,像哥舒这样一心为民却受到诸多牵制最终一身才能无处施展,郁郁而终的官员,大有人在,这是封建社会制度体系导致的。

反倒是如今这样,对哥舒才是最好的,若每一位官员都不追逐权力,只在乎民生,那这个国家,又怎至于此呢?

清正廉明的好官,是会被后世歌颂的,受过他帮助的百姓会记得他的好。

庭渊道:“封王拜相又如何?做实事,官大官小,只要是为百姓做事,为民生出力,就是好官。”

哥舒赞同地点头:“说得对,封王拜相又如何,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能真的为万民谋生,不过都是虚名罢了。”

从前的他固执地认为要封王拜相,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才是为民谋生,如今他觉得,只有真正解决民生,才算是为民谋生。不是在纸上空谈,也不是上书多少,更不是在朝堂舌战群儒,而是真真切切地关注百姓的生存,这才是他们需要的。

庭渊:“所以,现在你做得很好,你是好官,你做的事情百姓看到了,百姓们爱戴你,只要你振臂高呼,必然会有人响应你,那些贵族高官他们可做不到。”

哥舒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多谢你今日指点,我释怀了。”

庭渊:“我相信,未来居安县的百姓会在你的庇佑下,日子越来越好。”

哥舒:“你会帮我的,对吧?”

庭渊认真地说:“当然了。”

望着山花浪漫,生机蓬勃,哥舒说:“你这学院名字取得真好,希望,真的让我看到了希望,居安城有你这么一位志同道合的知己,人世这一遭,不虚此行。”

庭渊的出现,让哥舒琎尧知道,这世上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为民生着想,庭渊让他坚定了想法。

“未来在我的治理下,居安县定会像山花般灿烂绽放,生机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