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必然有什么他们至今还没有相同的点。
“那你父亲是如何保证信息准确性的?”
贺兰璃道:“信息分两路行动,一路是直接传递到西州梅花会的手里,还有一路会在西府内通过纵横交错的脉络穿到每一个联络点,这些联络点就像是一张蛛网一样,分布在西州各处,可能是茶楼,也可能是茶棚,路边的商贩,药铺,客栈等等。”
“当他收到信息之后,会立刻将信息传递出去,一方面是告知西州,不日将会有粮草被押运至西州,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庭渊:“可若是路上遇到了天灾人祸,或者其他紧急问题,东西无法按照原定的时间抵达,他们又是如何确定粮草路线的?”
这毕竟是古代,即便可以追踪,也很难做到提前准备好,更没有监控。
最终走哪条路,何时抵达,在抵达之前都可能存在变数。
“这个时候河豚网络就启动了,也就是第二条线,西府的粮仓建在霖开县,我父亲是霖开县的通判,正好管的就是粮运,押运粮草的人要通过我父亲的印信才能去粮仓取粮,这时我父亲就能确定粮草的出发时间。”
“接下来无论粮草走哪条路线,沿途都有人盯梢,发现之后立刻快马加鞭地往下传,提醒下一个联络点的人注意盯梢,一级一级地往下传,能够掌握更精确的时间和路线,只要到了西府沿岸的港口,就会立刻派人出港,同时通知对岸所有港口负责盯梢的人,所有的港口都会在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只等粮草到岸。”
“原来是这样。”
庭渊和伯景郁同时感叹。
这个计谋确实是精妙。
任谁都没想到,西府内部会被渗透成这样,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网络线,这就像下棋一样,提前排兵布阵,沿途安插棋子,想要摸清路线,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从一开始到最终的行程,全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北部多少是受了西府的影响,百姓多去西府务工,往来贸易之下,也会受到中州文化的影响。
而陈余部所在的西南府的百姓靠耕种和打鱼而生,这么些年也不全然依附朝廷拨粮,老百姓这么多年一直都过着自己的生活,在朝廷的治理之下,极大限度地保留了自己的习俗和权利。
虽归顺朝廷,却不完全被朝廷所掌控。
与接驾的官员打了照面后,由他们引导王驾入望洋城的官驿落宿。
透过帘子,庭渊能够看到外面的百姓,他们也在朝着里面看。
庭渊放下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