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是说服港商投资,还是恳请省里支持修路,都必须得拿出一定的条件。
王书记觉得拿到一个亿的投资,去省里说话腰杆都能挺直,修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没有想到王书记是这么打算的,这可真是高瞻远瞩,如果能趁机修路,当然是利在后代的好事。
可郑长平觉得问题的关键是,这两位港商有没有这个实力,或者有实力的话愿不愿意投资?
毕竟是真金白银的一个亿啊,就算是港币也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去年整个珠城市的总产值也不过才三个多亿人民币……
“我原本以为能有个三五年内能让他们投个三四千万就已经是很了不得了,一个亿估计这两个人一时之间也不好作出决断……”
听郑长平这么说,王书记也没指望着仅凭这一次的见面就能让港商投钱,现在不过是先建立一种良好的洽谈关系。
他笑了笑,“这事急不来,我们可以提嘛,他们可以考虑。咱们把条件都摆出来,让对方有考虑的机会。
我看那位秦总有意向来内地投资,之所以先去了鹏城,估计就是想在鹏城投资。
对了,你不是有位老同学在鹏城市政府办公室吗?能不能拜托他帮忙注意一下,万一这两个人离开后再去鹏城洽谈投资的事情,让他给我们通个风。
到时候看看鹏城能给出什么条件,咱们就在鹏城的基础上,再多给些!”
郑长平:“……”
挖墙根挖到人家卧室里去,要真干了这事,这同学估计也没得做了。
王书记吩咐道:“好了,先不急找你同学,把明天去哪里参观安排一下。另外,这两位港商说的什么电路,还有电子游戏,赶紧找人去问问看看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市政府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在连夜安排布置明天的考察路线。
其实秦如意对珠城市政府的人印象还比较好,不过也知道投资这种事,不能感情用事。但生产线搬迁至内的事情,她认为真的需要夏炳严多考虑考虑。
“你觉得如果我们的生产线搬到内地,生产成本会降下来多少?”
夏炳严拉着秦如意的手在招待所附近散步,席间她问本地的工资水平的时候,他就知道她的意思。
不过她不太了解一些具体情况,他细细的解说:“会大幅度降低。但人工成本的降低仅仅只是一个方面,还要考虑到搬迁成本,以及本地是否有相应的熟练工人。
比如集成电路,固定好的设备一旦搬迁基本上就报废了。而且这属于精细化作业,流程繁复,必须要熟练工。
游戏机还好,组装作业比较多,难度不大。至于你建议我姐的服装产业,我觉得更好,因为这个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这么说秦如意就明白为什么夏炳严拒绝搬迁电子厂,现在确实是条件不合适。
还好他不反对游戏机生产线的转移,至于服装生意,生产从来不是问题,难的如何销售出去。
夏炳严不看好珠城,秦如意也不会再劝。两个人属于利益共同体,她不能明知不是最佳选择而硬要选,这样不仅损害自己的利益,也损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