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错的话,今晚她大抵要饿着肚子抄干涩枯燥的医书了。至少三遍打底,什么时候抄完什么时候吃饭。

荀莺念小学时,偷懒抄了同学的作业。被爷爷发现后,那晚上一边默默流泪一边把那份作业写了十遍。

第二天手都抖了。

鹤玉不在意的打圆场:“荀爷爷,我没事。莺莺你下回跑慢些,路上人多。”

荀家人很好,她来医馆快半年了,没感受到过恶意。没必要因为几句口头话,让她和荀莺间产生更多的隔阂。

荀莺撇撇嘴,扭头跑上去抱住孙巧的胳膊,轻轻晃了晃:“妈,对不起啊,刚才是我说错话了。”

孙巧心软了,点点她鼻尖:“你啊,知错就好。”

她看向鹤玉,语气里饱含歉意:“小玉,莺莺这孩子没坏心眼。她就是嘴笨,不会说话。”

当妈的,总是无可避免的偏向自家孩子。

鹤玉:“婶儿,我知晓的。”

“荀爷爷,我回去了。”

荀庆瑞轻飘飘瞥了眼躲在儿媳身后的孙女,双手背在身后:“嗯。”

等人前脚离开:“你就给了那点枣糕?这般小家子气做什么。”

孙巧拥着女儿进屋,哭笑不得:“爸,那您刚才怎么不说?”

她公公这个人,嘴硬心软。明明心里怜惜小玉这苦命孩子,但平日就喜欢摆着张臭脸,一言不合就训斥一番。

也就小玉性格软,每每被骂还笑眯眯的说是,不曾放在心上。

荀庆瑞冷哼一声,“那丫头最会顺着杆子往上爬,我要给了一次好脸色,以后就听不进去我的话了。”

“还有你荀莺,下回再这么口无遮拦……”

荀莺心里摇响警铃,立马附和:“嘻嘻,爷爷我真不会了。”

突然就有些同情鹤玉了,她爷爷这个老古董,医馆里的每个人都被他狠狠骂过。

孙巧:“爸,小玉不是这样的人。您看您,自打她来医馆后,几乎天天没个好脸色。也不见小玉说您一句不好的话,小玉对您尊敬得很嘞。”

荀庆瑞捋捋胡须,脸色好看了不少。

另一边。

鹤玉接到了小崽子,“麻烦李婶了。”

街道上饭菜飘香,院子里就剩闻泽一个小孩儿。李婶犹豫了下,凑过去小声说:

“小玉,你回去注意些。声声可能是午睡时做噩梦了,一下午情绪不高,其他小朋友找他玩都不搭理人家。”

李婶是街道里的闲人,去年折了腰,干不了重活。院子周围没空照看小孩的人家,就会把小孩托管到她家里,每个月交三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