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渐渐睡了过去。
次日,因着临近过年,又到了准备年货的时候。今年赵瑞的各项规划都才起步,忙得很,没时间陪他们,十一岁的赵川泽顶上了这个缺,他和江南亦步亦趋跟在赵母身后,双手拎满了东西,跑了两三趟,才购置齐全。
两天后便是大年三十,江南一家四口不算热闹地过了这个年。
大年初一拜了年后,难得休息一日的赵瑞却叫上江南出了门,出门前跟赵母说午饭前回来。
赵母和一众老姐妹在院里唠嗑看电视,摆摆手让他们去了。
路上,江南只见赵瑞把她往山上带,奇怪道,“咱们干什么去?”
赵瑞只一笑,“到了就知道了。”
半个多小时后,两人到了山里,江南只见赵瑞从后腰上摸出一把枪来,惊得瞪大了眼,“你从哪儿来的?!”
赵瑞笑了笑,“这你就别管了。”总归是见不得人的渠道。
他只道,“十年后国家才开始禁枪,咱们有备无患,你先学一学,备上一把防身,等禁枪令下来后咱们再去上交。”
江南稀罕地看着赵瑞道,“你会?”看他这架势,是打算亲自教她。
赵瑞点点头,解释道,“我本来就会用民兵班的猎枪,后来去过一些高干子弟开的俱乐部,玩过几次,九十年代初要去俄罗斯,怕有危险,就找有路子的港城人买了几把又练过一阵,不单我,李旭也会。”
江南感叹地点点头,而后又幽幽道,“你口述的时候可没有这段经历。”
赵瑞闻言,背后一紧,转眼就见江南盯着他,一副秋后算账的模样,只无奈道,“这种国家明令禁止的事儿,怎么能大张旗鼓地写进小说里,所以就没告诉你。”
主要是江南当时听他受伤都难受,他故意隐去了这段,没想到还有翻出来的一天。
江南只瞪了他一眼,便让他开始教学。
然后,江南借着村里孩子们和各家各户的鞭炮声,在山里练了二十发子弹,才跟着赵瑞下了山。
回来时,虽然,手被震得酸麻,但脸上尽是兴奋之色,赵瑞看得一阵好笑。
江南道,“我这怎么带上火车?”
赵瑞道,“等你走那天我让吕章华跟火车站打个招呼,不查你的包就行。”
这年头安检全靠人力,只要不查就没事。
江南只评价道,“赵老板很熟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