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秀纱轻缓着口吻回答:“链公子看着好似消瘦了许多。”她顿了顿又缓和着语气说道:“奴婢瞧着,公子褪去了往日的青涩,好似长大了,处理事情、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

“突生变故,任谁也会瞬间成长。”刘嫖伸手扶额。

论年纪,周元朗比陈融和陈若华还要小好几岁。可是在经历过父母双亡的事情后,他的言辞之谨慎,行事之沉稳,已经远超她的一双子女了。

人长大,仅需要一瞬。

“拿竹简和笔墨来。”刘嫖说道。

秀纱迟疑了一下,小声劝说:“近来您的心神不好,膳食也没怎么用,想必手上没有什么力气,不如改日再写?”

刘嫖缓缓摇了摇头,“事不宜迟,快些呈上去才好。”

朝中上上下下事务繁忙,官员郎官众多。总要趁着人在刘启心里尚且浓墨重彩的时候求个恩赐的旨意。不然时间长了,谁还记得当年的周家将军和天家公主呢?

秀纱不敢再劝,立马按照她的吩咐去做了。

傍晚,替周元朗陈词的案牍就送进了宫。过了一日之后,请求给周亚夫和刘姝立墓的案牍就又回来了。

翻开竹简,只见上头朱红色批复了两个字:准奏。

刘嫖现在连上头鲜血的批字都不敢细看,她略瞥了一眼后便将案牍卷起来递给一旁的秀纱。

“叫安德山送到周家吧。”

二月初二,春社日,是祭奠土地神的日子。长安城内的众人如何过节的暂且不知,但天子有意春耕,带着太子刘彻去到了皇家农社里。

就在这天的午后,周元朗带着周家几个奴仆,拉着车马三四辆离开了长安。

“今日祭祀,外面挺热闹的。周郎君他们在外头并不打眼。”下头侍从回来复命道。

既如此刘嫖便放心了。她知道今天周元朗离京,所以特意派人去送他们一程。

此刻,他们想必已经踏出了长安的地界,往绛县长丰乡去了。

她这般想着,透过窗户看向外头的天空。湛蓝的天幕下一行飞雁缓缓从南方飞回来。

春日到了,大雁都已经北行了啊。

雁儿尚有回来的时候,可是若无意外的话,她同刘姝留在这世上唯一的牵绊再无相聚的时候了。

听着外头鸟儿的轰鸣,她的心头不自觉的染上了一丝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