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遍了这本书,一甲三人,二甲十二人,三甲二十四人,四甲十六人,五甲七十二人,共计一百二十七人,却只有他一个人有此“殊荣”。即便是和他家世相当的虞非晏,上面关于历任宁国公的消息却也是少之又少,大篇幅的是在讲虞非晏此人的少年成名,后面还附有一长串的当时大儒对于他此次诗赋的评论,都为感叹其少年英才。

这么一对比,更加明显突出虞非晏靠的是自己的才华,而他傅瑜,更多的还是靠的身份家世,毕竟,虽有圣上提笔批复,但谁不知道,圣上是他表哥来着。

傅瑜的心情更糟糕了。

他想,这琅玕书肆的老板一定和他有仇,他用手撑着下巴,开始认真思考当年他犯浑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调戏过琅玕书肆的老板的女儿或者妹妹。

正当傅瑜想的脑袋都开始疼的时候,他面前光线一暗,他对面坐下来一个白衣长衫的人。

※※※※※※※※※※※※※※※※※※※※

e=e=e=(>д

第36章 婚姻

傅瑜此时本满腹醋意, 但这气和醋意在他看清对面之人的相貌时便消了。

对面坐着一个白衣书生,他着一身寒门士子典型的白麻长衫,一头乌发束在青色儒巾中,两鬓微白, 一双格外显眼的浓眉舒展着,朗若星空的黑眸看着窗外。

傅瑜笑道:“原来是梁兄,我还道是谁呢, 竟然也会理睬我。这两日事忙, 倒还没来得及上府去祝贺梁兄高中。”

梁行知这才转过头来看着傅瑜,他浅浅的笑了,眸中似有暖意, 道:“同喜,我还没祝贺傅小友此次得中四甲榜首。”

傅瑜噎了一下,这才道:“梁兄不知何时也会打趣人了, 我一个众人皆知的靠着家世中榜的人怎好在梁兄这状元面前卖弄。”

梁行知摇头, 他道:“非也, 我看傅小友这次高中凭的是真才实学, 你最后所作策论实在让人耳目一新,可谓良策, 所以有圣上和阁老的朱批, 如此看来,即便你不考明经而考进士, 也必然榜上有名。”

进士科和明经科最后一轮考的同样的实务策论, 却是说的东南沿海一岸的通商口岸渠道开放以及商人分层收税的问题, 傅瑜站在时代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自然能用现代的一些知识结合大魏的实情得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策略,但至于好不好用,他实在没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