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刑警也会看足迹,但他们能看出来的特征有局限,可郭平安就不一样了,他能从足迹上看出凶手的年龄,体重或其他特点。这对于破案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听说林落也有这能力,所以古波第一时间想到了她。
林落过来就是要帮忙破案的,自然不会推辞,古波说完,她就低下头,仔细地观察着那一串从门口通向阳台的足迹。
没人打扰她,那名拍照的警察停住手中的动作,往这边瞧了好几眼,并未掩饰眼中的好奇。
记者仍在拍照,这时他拍照的重点放在那一连串足迹上。
过了几分钟,林落打破了沉默:“留下这串足迹的人身高在175到178厘米之间,中等身材,体重在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的范围内。他走路时喜欢拖地,落地时后脚跟处会留下跟地面拖擦的痕迹。这个如果有嫌疑人的话,观察他的步态,也可以作为参考。”
“年龄的话,应该是二十五以上,不到三十。”
接着她走到阳台上,指着阳台地面,说:“他在阳台上的足迹与留在客厅的不同,可以看到他身体前倾时发力的痕迹。你们看,这两个足印向前压,导致足印前部印痕更明显,整体印记也更清晰,这都表明他这时在用力。”
那记者本来在专心拍照,忽然听到她说的这些话,惊讶地抬起头,微张的嘴显示出他心中的错愕。室内的几个勘查员跟他的反应差不了多少,几个人面面相觑,估计谁也想不到,从这些足印上竟然能看出这么多东西。
看着他们这些反应,罗昭心中暗道,真是大惊小怪了,这不过是基操而已。
古波对林落做过详细了解,倒没像其他人那么震惊,不过林落这些判断对他来说还是个惊喜。
“小林,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调查的范围就可以缩窄不少了。”
林落点头,看了看开着的门,然后她从门里走出来,顺着显示出来的足迹,走到了安全楼梯处。古波帮她把安全楼梯的门打开,入目之处,便是一堆重叠的足印。
因为安全楼梯很少有人走,落上了少许灰尘,使得这片足印格外显眼。
古波看着那堆足迹,讽刺地笑了下,说:“这个人自以为聪明,不光把死者家门擦干净了,连安全楼梯的门把手都擦了,这堆足迹却没处理,大概是以为他戴上鞋套我们就拿他没办法了。”
罗昭在旁边说:“有可能他与死者有仇隙,但没有前科,没有犯罪经历,这方面的经验不足。像这样的人,不管他的计划做的有多周密,在真正实施做案计划的时候,由于紧张的心理压力,多少都会留下破绽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也不少。”
林落则指着安全楼道平台上的足印道:“这个足迹与室内通向阳台的足迹是一致的,可以判断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