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榆几次去临时居住点,都会被韩兰芸拉着大吐苦水。
不过韩兰芸并非虎头蛇尾之人,依旧坚守阵地,只是对热衷于给她找夫君的官夫人们敬而远之。
思及此,韩榆眼底晕开笑意,在胡通判应声后看向远处围观的百姓。
他们在议论,脸上满是笑容。
房屋倒塌了可以重建,地动给他们带来的伤害也在慢慢消退。
韩榆转眸,看向身边的同僚:“本官有要事相商,还请几位大人移步议事厅。”
刘同知几人相视一眼,各自有了猜测。
一行人去了议事厅,依次落座。
“本官打算在城郊建个砖场,隶属官府的那种。”韩榆语气沉静,“既能为官府增收,也能为部分徽州府百姓解决生计问题。”
接下来,韩榆详细陈述了钟义康烧制出来的砖头的优点,以及砖场的后续长期发展。
“价格低廉公道,人人都能买得起,且承重能力强,最突出的就是抗震能力。”
刘同知点头,这一点从知府大人分发给他们的数据中便可看出来。
这个叫钟义康的砖瓦匠烧制出的砖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动时百姓死于建筑坍塌。
至于长期发展
“就算本官不再在徽州府任职,下一任知府也能继续发展砖场,为官府增收,为百姓解决生计问题。”
韩榆指尖相对,呈塔状倾斜向下:“诸位
觉得如何?”
刘同知笑了,轻抚着知府大人亲手整理出来的数据,言语温和:“下官并无异议。”
其他几位也都不约而同表示:“下官也无异议。”
韩榆心下一松:“等府城重建完毕,便可着手准备砖场一事。”
“是,大人。”
彻底定下砖场的初步计划,只待后续正式施行,韩榆没有忘记和王青生的合作。
在人的身上穿针走线,跟缝衣裳似的缝补伤口,不必想就知道有多骇人听闻。
担心百姓产生逆反心理,继而让缝针之术胎死腹中,王青生选择循序渐进。
他先教几个徒弟缝针之术,在短短半个月里先后救回几个伤势过重的濒死之人。
仁医堂有许多前来看病的百姓,见伤者满身是血地被横着抬进来,都觉得他命不久矣。
结果去了后院没多久,学徒再把人抬出来,发现对方睡得正香,血流不止的伤口也止住了血。
众人惊奇不已,纷纷追问缘由。
王青生解释道:“这是知府大人最先提出的缝针之术,已通过此法救回数人。”
有胆子大的上前查看,发现原本深可见骨的伤口被一根线缝合起来,只有丝丝缕缕的血渗出。
那人大为惊奇,问王青生:“王大夫,那是不是意味着,那些被斩首示众的人也能再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