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

沈元琅,沈华灿独子,亲近之人都唤他琅哥儿。

孙管家想到多年前,韩榆和席乐安初次登门拜访,他也差

点没发现门外的三个小萝卜头。

那时老爷还在,如今却

孙管家霎时红了眼,背过身擦眼角。

琅哥儿乖乖趴在韩榆怀里,仰起脑袋看他:“你是谁?”

韩榆掐了下他的婴儿肥脸蛋,力道很轻:“琅哥儿,我是你干爹。”

琅哥儿眨巴眼:“干爹?”

“诶!”

年纪轻轻就无痛当爹了,真好。

说话间,三人来到书房外。

孙管家敲门:“少爷,您看谁来了。”

沈华灿打开门,入目是阔别三年的好友。

好友抱着他的长子,狭长的眼眸中盛着盈盈笑意。

“灿哥儿,我回来了。”

灿哥儿,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称呼。

自从祖父去世,回到太平府守孝,就再也没有人这样叫过他了。

沈华灿笑着,眼睛也湿润了。

“如今大越谁人不知韩榆韩知府,前几日去书斋,掌柜家的三岁小儿都嚷嚷着要和韩知府一样,考个状元回来玩玩。”

韩榆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吃了粒花生米。

夜风袭来,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放松。

“灿哥儿你就别取笑我了。”韩榆替他斟酒,“旁人不知道,难道你还不看出来吗?”

分明是永庆帝有意宣扬,才会有今日扬名大越的韩榆。

这样才能兼备的臣子对君主忠心无二,不更能说明永庆帝是一代明君么?

另一方面,也是把韩榆彻底绑死在永庆帝这条船上,完全杜绝韩榆脚踏两条船,或者另投他人的可能。

沈华灿笑了声,似讥似讽,眼里哀伤与愤懑交织。

韩榆没再说什么,只拍了拍他的肩膀。

当年的确是梅达授意沈家人害死了沈寒松,可追溯根源,真正的凶手至今仍好好活着。

高官厚禄,手握重兵,连永庆帝都要忌惮一二。

这大抵便是沈绍钧弥留之际最大的遗憾了吧。

沈华灿深吸一口气,转移话题:“现如今你已成众矢之的,切记万事小心,别让我跟韩二哥还有安哥儿担心。”

韩榆端起酒杯,和沈华灿的相碰:“放心,我心中有数。”

二人相视一笑,仰头饮尽杯中酒。

翌日,韩榆又去看了韩树和罗先生。

邈邈已有举人功名,观观也在去年通过了县试和府试,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童生。

他二人都在太平镇,见到韩榆自是欢喜不已。

三年未见,叔侄之间并无生疏,两个十多岁的小少年反而更爱黏着韩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