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溪流,绕过一个小山头,另有一个山谷,面积有三家村十分之一,好在地形平坦,谢澄安那一波灾民就被安置在了那里,取名临溪村。
谢澄安在三家村有熟人,一是因为他在临溪村没有同龄人,两个村离得不远,小时候经常和郑丰收一起玩,二是因为他经常跟着梁大夫来看诊。
对于某些不正之风,谢澄安早有耳闻,但嫁过来之后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所以一些细节谢澄安并不清楚,比如哪块田是良田,哪块田是恶田。
谢澄安背着半框春笋,高高兴兴往家去,迎面看见张铁牛上气不接下气地:“澄安!你爹去找郑丰年了!”
两家田地挨得近,所以萧远之经常请教张铁牛种田的经验,这天下午,两人干完农活,一起在萧家院子里休息。
萧远之问张铁牛,别家地里都出苗了,只有他家不出,是不是哪个步骤出了岔子?
张铁牛一脸平静地说:“那两亩地本就是贫地,出苗自然慢。”
郑丰年以二十六两银子的高价,卖给他们两亩贫地,萧远之一拍桌子就要去找郑丰年,张铁牛没拦住。
张铁牛又是焦急又是愧疚:“我、我以为你们知道,你看这……”
谢澄安:“张大哥,这不怪你,要不是你,我们现在还蒙在鼓里呢,张大哥,我去找我爹,你先回去。”
张铁牛:“我跟你们一起去。”
万一萧老哥和郑丰年闹起来怎么办?张铁牛觉得这事,他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