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珏对梅婶说,“公司每年都会做慈善,一些公益支出给阴阳村不算什么,等村里的蔬果生意再成熟一些,再说吧。”
因地制宜帮扶出一个村走向富裕,其中的成就感比谈下一桩大生意还要令人满足。
楚明牧:“对啊,梅婶您们不用有心理负担,我们没做什么,基本都是辞亭出的钱,而且辞亭帮我们的更多。”
梅婶脱口而出,“那就更不能要了。”
面对两人讶异的眼神,梅婶老实道:“照你们说的,我们真正消耗的是辞亭的人情,肯定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村里人有手有脚的,没钱的时候饿不死,现在机会多了更饿不死。”
“我炖的汤快好了。”
梅婶捂脸匆匆逃走,族长交待的要把话说好听点,她搞砸了。
半晌。
楚明牧笑意浮现在脸上,为辞亭高兴,“原来是心疼沈副处啊,顾珏,敢情我两只是个搭头。”
讲真,沈辞亭对于村里不要回报的付出的确大手笔,不过只要沈辞亭需要,他最不缺的就是钱,顾珏和楚明牧便没有多说什么,随他高兴。
付出变成了双向,当浮一大白。
顾珏建议,“那模式改一下,设立奖学金。”他勾起嘴唇,“老族长重视教育,我们跟着他老人家的方针走,学习好的发钱鼓励。”
一来大人会重视,二来也是对小朋友的糖果加大棒。
“虽然是好事,但我听着有点损,不过我喜欢,我支持。”楚明牧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