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死后,颛顼即位,便定都“帝丘”,史称“颛顼之墟”。殷商之时,这里曾是殷商的陪都,西周之时,濮阳被分封给管叔,三监之乱后,帝丘又成了卫国的领土,改名“城濮”,春秋时期晋楚之间著名的“退避三舍”就发生在这里,让卫国国君骂骂咧咧又不得不小心赔笑。
战国时代,商君公孙鞅从这里前往秦国,商君的后人绿竹氏又来到这里避难。
大晋立国初期,帝丘改名“绿竹”,成了赫赫有名的绿竹氏的祖地。晋武帝时,绿竹氏覆灭, “绿竹”又改名“濮阳”。晋崇帝时期,绿竹弁身居从龙之功烜赫一时, “濮阳”又短暂地更名“绿竹”,不久绿竹氏彻底无法翻身之后, “绿竹”就又改回“濮阳”。
如今的濮阳在政/治划分上隶属于兖州的东郡,是东郡的治所。过了濮阳就是冀州的魏郡繁阳县,过了繁阳县,就是雍国的河内郡了。
越之光带着季姜和季姚一路逃亡至濮阳,只觉得连日以来的憋闷都少了许多。
魏郡繁阳县目前为止已是燕国的领土,只要到了燕国的领土,鬼面军就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了。他们完全可以悄无声息地穿过繁阳,进入河内郡的朝歌。等他们到了朝歌,那就真的安全了。
然而就在越之光他们即将进入繁阳的时候,还是在这个各路诸侯都没有办法进行彻底管理的三不管地带遇到了劫匪。
好在只是普通的流民落草为寇。对越之光他们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并且这一次,越之光还遇到了好心人——一伙商队帮他们打退了山贼。
商队的首领是个年轻的小伙子,那小伙子面如好女,身材娇小,脸上还带着几分不属于中原人的深邃,若非其当真有喉结,越之光都要怀疑这个小伙子是女扮男装。
越之光下了马车对小伙子道谢: “多谢这位兄台。在下林光,正欲带着一双侄儿前往亲戚处避难,不料路遇山贼。若非有兄台相助,我叔侄三人只怕要被贼人所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