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秋年这次定的是两年制的学习,招收八岁到十五岁以内的孩子,超龄的,实在是想学,他们也是可以收的。
学习两年就可以毕业,基本上已经脱盲。
再进一步,便是分专业学习了,这部分还要细化一下,就跟后世上大学似的,得找几个适合这个时代的专业出来。
建筑,格物,刺绣,等等,都可以分成相关专业。
再等毕业之后,祁秋年的工厂招工优先从毕业生里选择。
即便是不在他这里工作,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专业,也够他们离开学校之后,有一门糊口的本事了。
如此,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
不光如此,他还特意编了一份’另类‘的教材,有助于日后的工作展开。
教这部分知识的,是祁秋年和晏云澈自己安排培养的。
但是寻常的四书五经,也是不能少的。
到时候人多,就得分班,一个班小几十个人。
到如今,还没招收普通学子呢,就登记过的工人家的孩子,都已经有两百多人了。
晏云澈给祁秋年找了些老师,男女都有,但这老师,不得多多益善?
当然了,祁秋年也不是白找曲子博要人。
他这里的教书先生,待遇福利,这些都是十分不错的。
住房,医疗,薪水,都是现有同行不能比的,甚至是比曲子博的书院还要丰富几分。
祁秋年还会根据教书先生家里的情况,在工厂里给出一两个工作岗位,让这个教书先生可以安排给自己的家人。
这同样,又是一份工作,尽管这份工作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但总归可以给家里增添一份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