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婆的不自信,罗勉天天在他耳边洗脑,变着法儿地夸他。
虽然内容有些夸大,但并不全是虚言。俞少宁确实帮了罗勉很多忙,像是运送砖石、水泥这些事,都是些耗费时间和力气的事情,有青年在旁边支援忙活,罗勉才能全身心落在建设他们的小家上。
地基打好之后需要晾晒几天,罗勉趁着这个时间,把山上的松木分割成薄厚相同的木板。
俞少宁就负责把木头从山上运回家,再把木板运回山上。
他不太理解弄这些木板的意义,忙活了大半天,才凑到停下来休息的罗勉身边,“弄那么多木板干什么啊?”
罗勉给他解释:“屋顶房梁弄好后,要先用木板打一层架子才能上瓦。而且咱们家不是修在树林里嘛,我想着弄好后,里外都再打一层木板墙,看着会更加融入自然。”
就像俞少宁心动时想象的童话木屋。
·
想要达到想象中的效果是个难题。
首先第一个,火墙与地暖。
这两样的基础原理,哪怕中学生都能过来说上两句,但真正上手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何布置烟道最保暖,效率最高?如何安排火炕、火墙和地暖的烟道口,这三者是可以融到一处,还是必须分开安置?分开安置的话,又要怎么弄?
地基打好的第三天,一家三口拿着本子写写画画,吵了一整天,得出来的答案依旧稀里糊涂。
最后还是建设主力一拍手:“先干!”
这事就不是能讨论明白的,真要讨论清楚再动手,明年的冬天都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