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小兄弟,把这些柿子放到草地上就行了。”
高适:某刚才就多余跟你李太白犯傻。
其实三个人都有种被小朋友摘柿子行为狠狠碾压的感觉,尴尬了,都说自己行走经验丰富,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孩子。
坐下来吃东西的时候,李白询问许森:“你是谁家的小孩儿?怎么一个人跑到这深山里?”
高适一口就吃下去一个柿子,说道:“是啊,这王屋山上可是有狼的。”
杜甫安慰地对许森笑道:“你别怕,山上有道观,这附近的小路上常有樵夫猎者,有狼他们也不敢大白日出来。”
说完就看到小孩儿眼中波光闪动。
杜甫:不会是达夫兄把小孩儿吓哭了吧?
许森感动得不行,写诗稳重的人也稳重,诗仙吓唬人,诗圣安慰人,他真有种想哭的冲动。
如果他们写的那么多诗,不是课本必背就好了。
高适没想到一句话还把小孩儿吓哭了,他从底层一路走来的,很不习惯男孩子哭泣,便尴尬地说道:“好好好了,既然你碰见我高某了,有狼也不怕。”
许森摇摇头:“我不是害怕的,我是感动的。”
三人:---
李白看高适:你是不是捡了一个脑子不太好的小孩儿?
许森本来没打算来这个时间段的,李太白的《上阳台帖》一直保留在祖国的怀抱中,这个不是必须拿的文物,但是李太白和杜子美的亲笔诗稿却是很珍贵的。
又是在这个巧妙的节点,今天早晨出门之前,许森就和88说把时间调到天宝三年的秋天,专家组的李教授推测,李太白的《上阳台贴》很有可能就写于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