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愣了愣,也不恼,笑道:“我们是倡导节约粮食的,但是在保证粮食充足的情况下,我们这样加工小麦,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这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有利的。我们厂子的效益在市区一直很高,去年还帮助对应农户增产至少两万元,政府都给我们老板办法了一个优秀企业的奖杯呢。两位先生放心,我们厂子绝对是响应光盘行动的勤俭节约好厂子。”
说得刘备和胤礽张口结舌,都不知道说什么回应。
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里是一千多年/三百多年后,在这里已经实现了户无饥馑,粮食产量能够达到亩产上千斤。
胤礽听最了解这边农村的汉高|祖说过,现代的农村基本上能做到一亩地小麦亩产一二千斤,这种还是照料的不够精细的,有些老庄稼把式,能做到小麦亩产一千六七百斤。
即十三四石,这在清朝都是不可想象的,更别说东汉阶段。
多少农户地主在看到天镜上的麦穗花篮时想到刘邦说到过的现代粮食亩产,哈喇子都忍不住往下流。
地主都羡慕现代的小农,他们倒是有成百上千亩的土地,却还没有人家现代的小农十几亩产量多。
更重要的是,小仙人那家亲戚还说过,在现代种地是不用交粮食税的。
便是那般,现代也没有多少人会坚持种地。
胤礽和刘备最终也没有买麦穗花篮,但是工作人员那些话对他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回去之后不约而同上网搜:化肥的生产。
因为胤禛早就让胤祥考察化肥厂,尝试在古代各种基础工业不足的情况下试做化肥,他们都了解现代的粮食高产是因为化肥的神效。
这两人带了一大袋子轻飘飘的东西回来,家里人都好奇着呢,他们就坐在沙发上捧着手机不眨眼,只听里面乌拉乌拉的,一会儿是化肥一会又是农药的。
听说是说了什么东西,但听完只有一个感觉,他的确是说了点东西,都没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