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事?”陈明安拉着人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能有啥事?”宋慧娟起身走到床头,“赶紧睡,明儿还得早起哩。”
陈明安往里挪了挪,给她娘让出位置,但面上已经没有方才的轻松,心里反倒压了块石头,偏着头看向了坐在床边正低头解衣裳的她娘,那背是似乎已经佝偻了的。
这边已经放下床帐子的大床不似外头明亮,黑暗笼罩了大半,陈明安抓住了她娘的胳膊,还像小时一般搂着,可坚硬的骨头抵着她的手肘,似乎又无声地在提醒些什么。
陈明安的不安被宋慧娟轻易觉察到,这是她的孩子,她又怎么会感知不到她的一丁点变化呢?
宋慧娟任由她握住了自己的手,静静地等待着夜幕将人罩住,如那些日子一样期待着太阳的升起。
对面仍亮着灯的小圆木床上,报纸被随意放在枕边,旁边的人似乎也已经闭上了眼。
待太阳还未从升到空中,陈家的这座院子又热闹了起来,男人们昨夜已经挂好满院子的红灯笼,此刻引着火点燃里面的红烛,一闪一闪的橘红的光照在半黑的院子里,院外震耳的鞭炮声响起,吵闹的小娃娃们瞬间安静下来,那胆小些的伸着小手捂紧了自己的耳朵,还有那胆大的男娃娃直往前凑。
宋慧娟和孟春燕在灶屋里忙着做饭,时间紧张,熬上一大锅咸汤,热的两篮子馒头,又煮了几十个鸡蛋,等他们这边做好饭,外头的那些个男人们也忙完了活,盛好的汤一个一大碗,由着陈明安帮衬着端了出去。
“天儿冷,喝口汤暖暖身子,”宋慧娟把盆里的鸡蛋递给陈明安,提着篮子的白面馒头率先走出灶屋,将东西放到了方桌上,拿起馒头一个个都递了过去,“馒头还热乎着,先拿着吃,鸡蛋也才煮好,等会儿吃完了进屋去拿,外头冷,放一会儿就凉了。”
“嫂子别忙了,”陈庚望那本家的兄弟接过馒头,却没接下鸡蛋,“别管我们几个了,叫那几个小的吃完了才赶紧去忙哩。”
“成,”宋慧娟点点头,这才提着篮子去了那些个年轻人的桌上,看着他们一个个狼吞虎咽似的,便问道,“够不够?锅里还有哩。”
“够,”陈明茂端着冒着热气儿的汤碗捂手,“您跟明安去吃饭罢,不够就去灶屋了。”
“那成,都别见外,吃完了锅里都还有,”宋慧娟见他们都吃上了饭才回了灶屋。
饭还没吃完,外头又骚乱起来,陈明实把人请进到院内,几步走到陈庚望身边,“开轿车的人来了。”
陈庚望同一桌上的几个男人都站了起来,两方几步走近,握住了手,“来这么早,吃饭没?”
“吃了,”那为首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就等咱这边收拾好,跟着新郎去迎新娘子哩。”
站在一旁的陈庚强拍了拍旁边的陈明守,“这就是咱今儿的新郎。”
“见过一回,”为首的人先是伸出了手,两人握罢,看着桌上的饭食,又道,“先吃饭,这会儿时间还早。”
“也坐下歇歇,先喝口茶,”陈庚望把人请进堂屋,守在灶屋的陈明安见状跟了上去,提着暖瓶给人倒了热茶。
车一来,时间就不早了,饭桌上的人便纷纷加快了进度,宋慧娟顾不得先收拾碗筷,便被陈明安喊了出去,“娘,先出来,大哥他们该走了。”
宋慧娟使着腰上的围裙随意擦了两下,忙出了屋,陈明安把她娘忙拉进了里屋,“围裙解了,先换上这个褂子,人家还等着录像哩。”
宋慧娟虽然不明白录像又是什么,可还是下意识地听她大闺女的话,解下了身上的围裙,换下身上的臃肿的小袄,穿上了得体的衣裳,连脑后的圆髻也被陈明安拉着重新挽了一个,胸前给别上了一朵红花。
“凳子不搬出来了,”扛着一个大机器的年轻人指挥着旁边的人把凳子放回原位,“咱就坐这儿开始,大爷大娘给明守说点啥鼓鼓劲儿。”
看着面前已然同陈庚望一般高的孩子,坐在方桌左侧的宋慧娟在这一刻也莫名紧张起来,她转头看向右侧的陈庚望,他只缓缓说,“路上慢些。”
“知了,”陈明守点了点头,随即跪下对着上首的爹娘磕了个头,才站起身来。
宋慧娟跟在陈庚望身后把人送出院门,临走前拍了拍他膝上方才沾上的土,看着他坐上那辆红色的轿车,身后跟着乌泱泱的一群人,吵闹声也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