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灶屋洗脚的陈明安自然看见了那怒气冲冲走出院子的她爹,见她娘来,便擦了擦脚起身问,“您跟爹说了?”
宋慧娟坐到案桌前的那张长凳子上,也是为难,“不跟他说能成吗?前几天赶集还专门给毛毛买的小鼓。”
陈明安知道她娘还是不明白,干脆就直接说了,“爹又不是生您的气,要说也是他自己办的事儿,嫂子不愿意回来他不也是只能干生气。”
宋慧娟这会儿才听明白她的意思,莫不成这是咏秋的意思,可她还是没全然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咋这样说哩?这几天忙,再说等十五还回来哩。”
“您忘了?”陈明安坐在了她娘身边,细细跟她说,“哪个学校不放假哩?不说咱这儿的小学,就是大学,这可是过年,大哥就算是今年才调得学校,可到底也是老师,学生过年不回家?十五回来不得当天回?”
陈明守今年伏假来过信儿,调了新学校还是当老师,俞咏秋同他原本也是一个学校的,现在成了俩学校,这事儿宋慧娟还记得。
眼下听明安讲完,宋慧娟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陈庚望那样生气,他是知道这个理儿的,一听就知道了。
“还不是爹办的事儿?”陈明安可不想她娘再难受,“去年我就说了,那西头该住随便住,不知道爹是咋想的,非得教人住西屋,嫂子咋还会愿意哩?去年那是回来了才知道没办法,今年人家就不愿意回来,他能啥法儿?”
宋慧娟这时才明白缘由,可家里这个样子儿媳妇不愿意回来也是情有可原的,去年她就担心,原以为这事过去了,可今年人直接不回来了,她也没法子。
至于陈庚望,他也只能生闷气,儿媳妇不愿意回来他也真没办法。
夜里宋慧娟睡不下,那靠窗小圆木床上的陈庚望哪里又能睡得下?
明守不回来过年,瞒也不瞒不住,进了腊月廿九,人还没见影儿,便有人问,“明守哩?今年不回来了?”
陈庚望听见这话就生气,可面上还是得装作无事,那蹩脚的借口让他为难,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撑在面子自己给人圆场,“这几天回不来,等十五回。”
陈家沟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内里缘由的,即使能猜到也不会不给陈庚望面子,孟春燕知道明守不回来的消息后,也不避开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张氏,直接就跟陈庚良说,“你往后可别干这事儿,以后还指着人给你养老哩。”
陈庚良听了闷头不作声,孟春燕该唠叨还唠叨,直道东头的那座小院今年可是不好过了。
事实亦是如此,家里少了个人,这年就过得少了滋味儿,宋慧娟面上不说,心里还是难受的,她盼了一整年,还是没把人盼回来,可她也怪不了儿媳妇,即使那屋子已经腾出来了,她又专门收拾了一遍,可说到底人家不愿意也是正常。
陈明安知道她娘难受,悄悄跟明宁说了,得了空就教她去闹着她娘出去听戏,在家里待着总难免会看到堆在那箱子上给毛毛买的小玩意儿。
外头再热闹,也解不了宋慧娟心里的酸苦,她去看了两场戏就不愿意去了,对明安明宁说,“跑的累人,喊着明实你们出去热闹热闹,看着有啥就买点儿。”
她不愿意去,陈明安又哪里愿意出去,本就是为了哄她才出去的。
过了年又是初二,今年不需等着陈明守了,陈如英也没回来,打了个电话给陈庚望,交代了两句便算了事。
初二一早陈明实就骑出了洋车子,等一家人吃过饭,收拾了东西,便往大宋庄走。
老宋头没料到他们初二就来了,等人都进了院子还没瞧见明守,便问,“明守回娘家了?”
宋慧娟牵着菲菲,笑了笑,道,“这几天忙,等十五回来。”
老宋头没再问,似乎也接受了这个说法,其他人更是没再问了。
眼看着就到了十五,宋慧娟失落过,转而又期盼起来。
果真如明安所说,十五当天回来的,当天还要走。
宋慧娟抱着小娃娃听她大儿说过,满心欢喜立刻便被浇灭了,但面上她还是笑着,把这一年给毛毛做的衣裳都收拾了出来,交给咏秋,“走的时候带上。”
陈庚望却是坐在院子里没待多久就出了门,连毛毛也没抢着要抱,那个红色的小鼓被宋慧娟一并放进了包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