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赵瑾,继续道:“我知裴三公子才华横溢,前途敞亮,可官场瞬息万变,难保明日如何,且他不能袭爵,荣光权势到底弱上三分,若我嫁他,必可保他安然无虞,更进一步。”

赵瑾眼中闪过诧异。

漠北公主和亲,话语权也是相当大的,嫁个重臣之子也不是说不可能,而漠北自愿归顺,代表意义重大的和亲公主只会更受大齐礼待,她日后的夫君在此加成下也绝不会坐冷板凳。

不过赵瑾很意外她竟愿意做到如此地步。

周念慈也看了拓跋嫣一眼:“我夫君斩杀漠北将士无数,你便对镇国公府毫无芥蒂?”

拓跋嫣眼里极快地闪过一抹愧疚,随即坚定开口:“两国交战,必有死伤,我若要恨,大齐皆是仇人,且当初是我漠北不对在先,漠北铁骑下也有无数大齐英魂,大齐肯不计前嫌接纳我们,给我漠北百姓生路,国仇亦可消弭。”

周念慈识人无数,自看得出她未曾说谎,由此对她也更多了几分欣赏。

愿以己身为自己子民谋算的和亲公主,当得人敬重。

第747章 番外:漠北归顺2

赵瑾与周念慈一样,对这个小公主另眼相看了几分。

不过该有的立场不能丢:“公主一心为民,令人钦佩,只是我一介妇人,实难左右朝事。”

见拓跋嫣想开口,赵瑾面带歉意道:“皇后娘娘虽为国母,但后宫不可参政,国公已准备辞官,实在帮不了公主。”

拓跋嫣眉头微蹙,想说什么,却还是按捺了下来。

最后她只轻声道:“我一路走来,只见大齐百姓人人安居,虽终日奔于生计,却到底有着盼头,便是愁苦似乎都乐在其中般,与我漠北百姓面貌截然不同,说句心里话,我是羡慕极了的,若有朝一日,我漠北子民可如大齐一般,拓跋嫣做什么都甘愿,今日出于私心,我贸然上门说了这许多话,或许为难夫人,只是我的提议还请夫人三思,若您想通,我随时恭候。”